【财华社讯】8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在会上表示,目前,商务部正持续跟踪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施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及时解决清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问题,持续做好负面清单实施工作。未来,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财华社讯】8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在会上表示,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文件将于近期公开印发。在金融政策方面,将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精准度,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提升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监管便利化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保税监管制度;便利人员往来和促进入境消费;提升服务贸易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加快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将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帮助,支持企业赴境外办展参展。
【财华社讯】8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表示,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服务出口,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财华社讯】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关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贸易安全与便利化水平,2024年我国与共建伙伴进出口达到了22万亿元,占比超过了一半,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3大贸易伙伴。国际合作共赢新优势更加凸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加彰显。
【财华社讯】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保障企业安全高效便捷开展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更好满足企业外贸结算需求。推进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统筹境内外资金划转和使用。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加强对外汇套保业务的宣传推广和政策支持,提升走出去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有序扩大外资企业再投资免登记试点范围,便利外资企业开展境内股权投资。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业务。完善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提升企业利用外资效率。
【财华社讯】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商务部部长助理袁晓明在会上表示,支持海南自贸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市场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等深化制度创新,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商务部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同时,还推动设立了全岛自贸试验区、全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与海南省共同办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我们将继续支持海南做强各类开放平台,持续放大“1+1>2”的叠加效应,更好释放政策制度红利,形成更多改革开放成果。
【财华社讯】6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其中提出,支持电商企业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区,对外贸企业上线开店给予流量费减免等支持。面向欧美、东盟、中东、中亚、拉美、非洲、港澳等七大市场实施专项拓展计划,组织300场左右“粤贸全球”境外展。抢抓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阶段成果的窗口期,落实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优化出口退税办理流程,加密海运空运快线。支持各地组织美国采购商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选品对接,开展海外仓资源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对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仓租用、境外投流、品牌推广、知识产权认证等海外本地化运营方面给予支持。统筹各类海外仓资源,为跨境电商企业加大境外备货力度提供支撑。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延期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不得随意抽贷、断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重点国别承保力度,提升理赔追偿效率。进一步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优化做好银企对接,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财华社讯】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跨境支付通答记者问。与香港间的跨境支付通支持哪些业务场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香港间的跨境支付通坚持小额便民定位,支持参与机构为两地居民办理经常项目项下跨境汇款。两地参与机构在按要求做好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可通过跨境支付通为当地居民个人办理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居民个人办理便利化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跨境支付通还支持参与机构提供双向的留学缴费、医疗缴费、薪酬及津补贴发放等便民、惠民金融服务。参与机构可根据市场交易主体类别、交易特征、业务场景等,从风险防控角度合理确定各类业务的单笔或累计交易限额。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可提供的汇款服务及产品可详询各家参与机构。
【财华社讯】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在闽合法合规商品房交易相关款项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福建省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台胞办理商品房交易相关的跨境人民币收付款及境内支付业务。支持在福建开展境外人员境内支付服务先行先试,提升境外来闽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统筹兼顾优服务与控风险,制定实施便利化措施。持续推行线上预约开户。指导银行加大自动取款机(ATM)改造力度、开通境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金功能,在重要场景加快外币兑换点建设和自助兑换机布放,提高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财华社讯】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眼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两岸交流交往交融。《若干措施》从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第一家园建设,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支持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对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推动《若干措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