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25日 10:5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30%,爱康医疗领涨7.77%,威高股份上涨6.27%,晶泰控股上涨5.38%。恒生医疗ETF嘉实(159557)上涨0.73%,盘中一度涨超2%。
截至2025年7月17日 10:08,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上涨3.34%,冲击5连涨。盘中换手38.31%,成交1.2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据LiveReport大数据,截至2025年7月14日,港股今年共计50家IPO,其中医疗保健行业合计11家,占比22%,今年的医疗保健行业的IPO数量接近去年全年的12家。
截至2025年7月1日收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H30178)收盘涨0.90%,医疗ETF基金(159891)红盘上扬,表现活跃,成交额不断走阔。
截至2025年6月16日 13:0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79%,思派健康领涨7.61%,同源康医药-B上涨5.60%,医脉通上涨5.01%。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下修调整。
截至2025年4月9日 14:0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96%,一脉阳光领涨6.92%,美中嘉和上涨5.76%,微创机器人-B上涨4.94%。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上涨1.06%。
【财华社讯】4月2日,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截至目前,超过50%的MSCI中国指数上市公司已公布FY24业绩。总体而言,营收势头明显回升,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前几个季度为-1%。同时,净利润也强劲增长,同比上升32%,净利率恢复到2022年水准,因为公司继续专注于成本控制,部分也因为4Q23基数较低。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预期–约60%已发布业绩的公司实际上平均比市场盈利预期低2%左右,而市场盈利预测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基本持平。四季度盈利和收入趋势最强劲的行业包括互联网、医疗保健(因新药发布和低基数)和非银金融(因股市复苏)。如果目前的盈利复苏趋势持续,瑞银认为这将支撑中国股市的持续反弹。FY24整体盈利增长17%,高于2%的营收增长,大多数行业的利润率均上升。汽车、互联网和保险公司的盈利增长最为强劲,超过50%,而房地产和可再生能源公司的盈利仍然承压。
截至2025年3月12日 13:4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35%,三生制药领涨6.34%,联邦制药上涨4.19%,爱康医疗上涨4.00%。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上涨0.78%,盘中成交额已达1578.48万元。
【财华社讯】1月22日,富途安逸近日发布“2024年香港及美国IPO市场报告”,就富途平台上大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及访谈调研,分析两地新股市场趋势。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港股IPO数量持平,但市场呈现积极信号:港股冻资额和认购倍数创新高,高倍回拨项目首日表现亮眼,零售投资者更趋理性,这些因素将为2025年港股市场注入信心。医疗保健和资讯科技行业将继续领先,共享出行和无人驾驶企业的上市申请也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新活力。美股方面,中概股上市明显回暖,IPO数量和集资额较2023年显着增长,纳斯达克仍是中概股首选。2024年超55%的中概股(31间企业)上市首日收涨,表现较去年优胜。预计2025年资讯科技、工业和消费领域将成为美股上市的主要力量。
【财华社讯】1月3日,恒生指数公司1月2日发布每月回顾(2024年12月),以恒生綜合指數(+3.2%)為代表的港股在12月上扬,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的下跌趋势。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升3.3%和4.9%,而恒指波幅指数及恒生国指波幅指数则分别下跌3%和5%,至22和25。追踪中国香港上市龙头科技企业的恒生科技指数在12月上涨2.6%。反映中国香港及内地500间最大上市公司表现的恒生沪深港通中国500指数在12月录得2.1%的升幅。而反映内地300间最大上市公司表现的恒生A股通300指数,则录得0.5%的升幅。在恒生综合指数的行业指数中,资讯科技业在12月表现较佳(+9.2%),而医疗保健业则表现较差(-3.8%)。在ESG指数系列中,恒生国指ESG指数在中国香港市场表现较佳(+5.8%);而恒生内地及中国香港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则在内地/跨市场表现较佳(+2.5%)。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