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7月2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扩大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打造商业繁荣、市场兴旺、人民满意的城市。
【财华社讯】3月17日,国新办就提振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便利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资源的枢纽和高端平台,也是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中央财政将安排奖补资金,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打造国际友好型商圈,提升外籍人员入境消费的便利性、舒适度,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财华社讯】10月23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10月22日,商务部召开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筹备工作会。会议指出,拟于11月份组织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作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的标志性活动和“消费促进年”的重头戏。要按照“1+4+N”形式,精心策划精品首发季及精品购物、精品美食、精品旅游、精品展演等系列活动,细化实施方案,出台务实举措,擦亮城市消费名片,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
9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重振老字号品牌。深化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支持发布“国潮新品”。支持老字号在重点商圈集聚发展,升级打造旗舰店、品牌店、集成店,推动老字号开展数字化转型。实施国际化战略,支持老字号在进博会宣传推广,进免税店、上跨境电商平台。支持老字号企业挂牌上市,发行债券。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商贸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期就该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深圳拟大力拓展高质量服务消费新场景。加快推动医美、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美发美妆、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消费新业态标准、标杆品牌和企业,构建高质量服务消费体系。围绕医美产业研发端、应用端和消费端等关键环节,加强规划布局和产业扶持,吸引人才、资金和市场主体加快聚集,培育“美丽经济”新赛道的领先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医美之都”。
近日,上海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持续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若干措施》:鼓励电商平台在流量和数据方面赋能实体商业,支持商圈、商街、品牌、商户开展数字化全渠道营销活动。支持直播电商平台设立上海品牌专区、举办专场活动,发展直播电商消费新品牌。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
11月26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会议强调,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努力开创消费促进工作新局面。一是要促进城市和乡村消费扩容提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便民消费载体,提升电商进农村。二是要加速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振家电家具消费,扩大进口商品消费,促进餐饮消费,创新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三是推动传统和新型消费创新融合。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近期,包括广东、北京、上海等多地都在密集出台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其中,广东最新出台的完善消费机制体制的29项举措中,促汽车消费出“硬招”,打响了放宽汽车限购“第一枪”。业内指出,从这一轮的促消费政策来看,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步行街升级版、培育夜经济等成为多地的抓手,消费升级有了新路径、新平台。预计政策密集落地将为消费注入强心剂,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将会有更多政策利好落地。
从商务部网站获悉,5月9-10日,商务部在上海召开推进消费升级工作现场会,会议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城市消费,加快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和便利店品牌连锁化发展。二是促进乡村消费,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促进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三是扩大服务消费。四是创新流通方式,加快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深入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加快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五是优化消费环境,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