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财华社讯】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我们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群众和企业;与此同时,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从市场空间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待释放。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我国的整体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此外,节能降碳改造等领域也存在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业态,以及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务消费需求仍然旺盛,产业链堵点卡点有望进一步打通,这些都将不断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政策支撑看,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全面落地见效;同时,我们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精准调控、逆周期调节等工具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系统集成、精准发力,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总的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7月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研究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部署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要围绕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等重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7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外贸的措施。一是完善财税政策。研究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推动扩大覆盖面、合理降低保费,研究提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专项险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外贸融资支持。创造条件提高人民币结算便利度。三是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工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培育进口贸易示范区。四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通关时间、降低口岸收费上取得更大突破。会议要求,要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关切,加强政策储备并适时推出,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