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监管

监管

香港财库局:香港2024年毛保费6378亿港元 专属自保公司增至6间

【财华社讯】8月18日,香港特区财库局网志发文《专属自保再迎新 力拓香港风险管理市场》。文中提到,香港凭借税务优惠、专业人才等优势推动保险市场稳健发展。2024年香港毛保费总额达6378亿港元,长期业务新造保单保费同比升21.4%,保险密度亚洲第一、全球第二,渗透率18.2%冠绝全球。专属自保市场持续增长,继5月汇丰集团设立专属自保公司后,保监局上周授权上汽集团旗下自保公司营运,目前香港共6间专属自保公司,今年新增2间。特区政府提供50%利得税优惠,保监局推出简化资本规定等监管便利。香港汇聚多领域专业人才及成熟金融生态,助力企业管理全球风险。未来将继续对接潜在企业,提升资本制度竞争力,深化大湾区保险市场合作。

亚盛医药-B:涨逾9% 利生妥治疗中高危MDS的III期临床研究获美国FDA和欧洲EMA批准

【财华社讯】亚盛医药-B(06855.HK)公布,公司自主研发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利沙托克拉(商品名:利生妥®;研发代码:APG-2575)联合阿扎胞苷(AZA)一线治疗新诊断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HR-MDS)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GLORA-4)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同意开展。作为利生妥®在欧美监管机构获批的第二个全球III期研究,GLORA-4(NCT06641414)在多国家多中心同步入组,将加速新药上市进程。截止本公告日期,利生妥®也是国际上唯一正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该研究有望打破中高危MDS领域长期存在的临床空白,是利生妥®全球临床开发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截至发稿,亚盛医药涨9.18%,报94港元。

2025-08-18 09:38

伯克希尔投资棋局:押注联合健康能否复制当年美银奇迹?

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BRK.B.US)提交的监管文件透露了2025年6月末的美股持仓。有点让人惊讶的是,伯克希尔继续减持两大持仓苹果(AAPL.US)和美国银行(BAC.US),却建仓最近麻烦不断的联合健康(UNH.US)。这波操作直接让市场炸锅,到底是神来之笔,还是踩坑前奏?

耀才证券金融(01428.HK):收购事项的相关流程正按计划推进中

【财华社讯】耀才证券金融(01428.HK)公告有关媒体报导的澄清,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报导,指出由于中国相关机构(包括完成条件(c)所指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收购事项的监管审查收紧,收购事项的预期时间表可能出现延迟。公司谨此澄清,经向要约人查询后,公司了解与有关部门就收购事项的相关流程正按计划推进中。

2025-08-15 16:27

香港证监会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阐明稳健托管标准 以保障客户虚拟资产安全

【财华社讯】8月15日,香港证监会今天向所有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出通函,阐明其对稳健托管客户虚拟资产方面的要求,在“ASPIRe"路线图下为业界循序采用更先进的托管技术奠定坚实基础。证监会敦促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严格检视并加强其资产托管措施,原因是近期海外发生多宗虚拟资产托管漏洞事故,而证监会今年初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所进行的针对性审查,亦发现部分营运者的监控措施存在不足。此外,多宗海外虚拟资产平台的网络保安事故令客户资产遭受重大损失,亦凸显全球的托管系统持续面临风险。钱包基础设施及监控措施的常见漏洞包括第三方钱包解决方案被入侵、交易验证流程不足,以及对审批设备的存取监控不力等。在最新的通函中,证监会列举多项良好作业范例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涵盖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客户冷钱包的基础设施与运作、第三方钱包的应用,以及实时威胁监控等方面。未来,这些标准亦会成为虚拟资产托管者的核心监管要求,并有助推动业界建立有效的虚拟资产托管框架。

香港金管局及香港证监会就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的联合声明

【财华社讯】8月15日,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8月14日就近期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发表联合声明。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留意到近期出现与稳定币概念相关的市场波动。这些波动看似源于拟在香港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从事相关活动或探讨此类计划可行性等相关的公告、新闻、社交媒体帖文或市场揣测。部分声称亦提及近期曾与香港金融监管当局接触。金管局重申,在考虑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时将采取稳健及审慎方式,并设立较高的门槛。金管局强调,表达意向或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以及金管局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只是申请牌照的过程,最终获发牌照与否将视乎申请是否符合发牌条件。鉴于这些计划或申请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上述由市场情绪或投机驱动的波动突显了在市场狂热时保持警惕的必要性。股价剧烈波动可能导致非理性决策,使投资者面临不必要的风险。有见及此,金管局与证监会呼吁公众应保持谨慎,深入分析相关资讯,避免只基于市场炒作或价格势头作出非理性投资决策。公众应谨记在波动环境中作出深思熟虑及有根据的决定,对于减低风险至为重要。

宏观市场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解读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2025-08-14 09:29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

【财华社讯】8月12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第二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会议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金融消费投诉情况,研究讨论了金融消费环境治理相关工作以及近期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安排等。会议强调,金融监管总局要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做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会商研判投诉形势,对金融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重点领域问题开展协同治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形成金融消费环境治理工作合力,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强化风险提示和集中整治;集约、高效开展9月金融教育宣传活动,采取有效的金融教育宣传方式方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共治,切实发挥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实效,推动金融消保和投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部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财华社讯】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