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气、更加从容。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所在、优势所在。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双重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持续以“稳”为核心,通过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控的协同发力,筑牢经济安全防线。
11月23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市科委11月21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会议要求,进一步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上海金融高质量发展,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落实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要求,合理把握上海地区的信贷投放节奏。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要结合上海实际,强化主动对接与服务支持,在扩大制度型开放等领域加强探索、先行先试。
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国家外汇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功能,更好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城施策指导城市政府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大工程”,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商务部网站17日发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国办发〔2021〕57号),更好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通知》,鼓励以融资新途径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跨境电商成政策春风惠及对象。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跨周期调节措施,推动外贸稳定发展;部署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22年2月17日-18日,央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银行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将与各方共同制定转型金融框架,落实好《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日前,央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已然明晰,总基调突出“灵活适度”,强调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央行表示,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财华社讯】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2月27日,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同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等政策协调联动,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有机结合。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重点把握好6个方面: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六是严肃财经纪律。
中国央行网站12月2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总第95次)例会于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