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9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的通知》,组织实施2025年保险补偿政策资格审定和资金申请工作。支持范围包括: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支持范围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全部领域。整机装备原则上按照台(套)数方式支持;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配套及基础件原则上按照批次数方式支持。其中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专用装备、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单台(套)装备价值不高的整机装备可按批次数方式支持;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等单件价值较高的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可按台(套)数方式支持。
【财华社讯】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利用合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
9月8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加快重点行业工业元宇宙布局。针对家电、汽车、船舶、航空航天、重大技术装备、电子信息制造等离散型制造业,加速实现基于工业元宇宙的跨行业协同。构建重点行业机理模型库,开发面向不同产品的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针对钢铁、纺织、电力等流程型制造业,推动工业元宇宙在物料配方优化、工艺模拟仿真等关键场景中的应用,强化流程排产、物料计算、材料追踪等预测性服务能力。
大连重工(002204)公告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司完成申报工作后,于近日接到全资子公司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通知,成套公司收到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现汇形式下发的高质量发展专项补贴2021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51%)。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促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实施整车和芯片企业联动计划,推动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扩产增能,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产线智能化改造,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亿元。着力提升专业服务业能级,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业态,大力发展研发经济、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工程技术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航运保险、融资租赁、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业,依托城市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服务业项目支持力度。
达意隆(002209)公告称,根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下达2022年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专项资金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穗工信函〔2021〕377号),公司于近日收到政府补助210万元。
3月12日,国家能源局称,正在组织研究编制《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支撑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编制,正在抓紧与有关部门、行业内专家及企业充分沟通衔接,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稿。待时机成熟,将在国家能源局网站正式发布。
12月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能源局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的部分装备或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的部分商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生产设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材料基因设备等。
7月1日,发改委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升级,继续推动储能产业智能升级和储能装备的首台(套)应 用推广。鼓励储能产业相关企业积极利用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型升级。推动首台(套)储能装备推广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储能装备申请 享受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完善储能相关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停车充电一体化建设,促进能源交通融合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奠定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谋划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在关键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宁吉喆表示,中国将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补短板,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积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