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7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收到市民查询,指有骗徒冒认金管局发出文件,声称一间投资公司因涉嫌违规被冻结资产,提示客户暂停透过该公司进行交易。骗徒又冒充该机构发出通知,声称客户只需支付服务费用,便可把资产转移至另一合作机构。金管局严正澄清,该声称由金管局发出的文件属伪造,上述公司及合作机构亦不受金管局监管。
【财华社讯】7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在宪报刊登《2025年银行业(资本)(修订)规则》、《2025年银行业(披露)(修订)规则》及《2025年银行业(风险承担限度)(修订)规则》(统称“修订规则”),以在香港实施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新审慎标准。修订规则旨在实施巴塞尔委员会就加密资产风险承担的审慎处理方法所颁布的资本标准及相关的披露与风险承担限度规定。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所定的时间表,修订规则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政府亦藉此机会就《银行业(资本)规则》(第155L章)及《银行业(风险承担限度)规则》(第155S章)作出若干修订,使资本框架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并因应实施经验、业界意见及监管发展,确保风险承担限度框架有效运作。政府发言人表示:“修订规则旨在为银行的加密资产风险承担提供稳健及审慎,且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框架,促进负责任的创新,同时维护金融稳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补充说:“在制定修订规则时,我们已与业界进行多轮咨询,并充分考虑本地情况。”修订规则将于2025年7月16日提交立法会,并于2026年1月1日生效。
【财华社讯】7月3日,根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香港银行业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持续面临挑战,香港银行业仍在2024年展现稳健增长与营运韧性。该报告深入分析香港银行业2024年的整体表现,并探讨包括地缘政治、信贷风险、数码资产创新及人工智能转型等影响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报告显示,受调查的香港持牌银行2024年总资产增长4.5%,达24万亿港元;营运利润(扣除减值前)亦增长7.8%,达3,180亿港元。面对贷款需求疲弱和净息差收窄,银行业持续专注于成本控管与营运效率提升。该报告亦指出银行业在数码创新方面的进程。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致力推动区块链技术于银行业的应用,其标志性的“Ensemble 项目”旨在透过探索使用批发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wCBDC),促进代币化资产结算。在零售方面,数码港元(e-HKD)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金管局正测试零售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的实际应用,亦已落实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为公众及投资者提供更佳保障。
【财华社讯】6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2025年5月份的住宅按揭统计调查结果。5月份新申请贷款个案较4月份按月增加5%,至8,187宗。5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贷款额较4月份增加5.3%,至266亿港元。当中,涉及一手市场交易所批出的贷款减少4.2%,至89亿港元;涉及二手市场交易所批出的贷款增加7.1%,至146亿港元。至于涉及转按交易所批出的贷款,则增加33.7%,至30亿港元。
【财华社讯】6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在2025年5月份上升2.5%,其中港元存款及外币存款分别上升3.4%及1.8%,主要反映企业资金流动。由年初截至5月底计,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上升6.7%及7.9%。香港人民币存款在5月份下跌5.4%,于5月底为9,756亿元人民币,主要反映企业资金流动。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于5月份为 11,236亿元人民币,而4月份为13,621亿元人民币。存款变动受多项因素影响,包括利率走势、市场集资活动等,因此适宜观察较长期趋势,毋须过度解读个别月份的波动。5月份港元货币供应量M2及M3均上升3.2%,与去年同期比较均上升9.5%。5月份经季节因素调整的港元货币供应量M1上升12.3%,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升18.5%,部分反映投资相关活动。货币供应量总额M2及M3于5月份均上升2.5%,与去年同期比较,M2及M3均上升10.7%。
【财华社讯】6月2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6月26日就场外衍生工具结算制度下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名单的年度更新,发表联合咨询总结。经考虑市场回应后,证监会与金管局将落实联合咨询文件所载有关修改金融服务提供者名单的建议。
【财华社讯】6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6月26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共同支持亚洲新兴市场的风险投资,标志着双方深化合作的新里程碑。在伙伴协议下,金管局与亚投行将紧密合作,投资一系列专注于亚洲新兴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双方旨在携手支持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科技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绿色及科技赋能基础设施,同时进一步促进香港的风险投资及创新者生态圈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6月26日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港元于6月26日早上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银行要求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94.2亿港元,这也是2023年5月以来的首次,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6月27日减少至1,641.0亿港元。
【财华社讯】6月26日,因应传媒就港元触发联系汇率的“弱方兑换保证”的查询,香港金融管理局回应称:港元在今晨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联系汇率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银行要求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94.2亿的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6月27日减少至1,641.0亿港元。对上一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是2023年5月。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说:“今年五月初,港元数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港元市场资金充裕,令港息下调,港美息差扩濶,引发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令港元汇率转弱,加上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非本地公司将招股或发债所得的港元资金兑换回笼,以及半年结相关的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市场对港元需求有所减少,多重因素结合引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这是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他亦表示:“建议大家要小心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视乎资金的走向以及港元资金的供求情况,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随着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港元拆息或会上升,这都合符联汇机制的设计。金管局会紧密监察市场和外围环境的变化,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财华社讯】6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谈稳定币的稳妥和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为香港引入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条例进一步完善香港数字资产活动监管框架,以保障货币和金融稳定,并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届时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目前,金管局正就落实条例的具体指引进行市场咨询,争取尽快订立指引。作为稳定币监管制度的执行者,我们固然乐见公众对稳定币产生兴趣,但出于监管者的职责所在,我也想降降温,让大家能较客观冷静地看待稳定币。首先是稳定币的属性。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以跨境支付这类应用场景为例,除了稳定币,其他新型支付工具还包括部分央行合作建立的CBDC(即央行数码货币)网络、某些国际银行计划发行的代币化存款、快速支付系统跨境连线等等。这些支付工具各有特点,成熟程度不一,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由市场力量决定。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