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发布报告指,不同贸易角色国家群体免疫错位极有可能引发部分行业供需缺口。疫苗接种进度将决定各国实现群体免疫及其供需全面复苏的次序,全球群体免疫时间点或不早于2022年底。不同贸易国群体免疫先后顺序可能导致特定可贸易品产生供需缺口、引起价格波动。
广发证券用打分方式构建了“贸易国群体免疫时差→可贸易品供需错配→可贸易品价格涨跌”的框架。该框架主要受三因素影响:疫情与疫苗接种、进口与出口国分布、财政政策与消费结构。若商品A的主要进口国先于主要出口国实现群体免疫,窗口期内商品A就容易呈现涨价特征;若商品A的主要出口国先于主要进口国实现群体免疫,窗口期内商品A的价格就存在下跌风险。
财政政策与消费结构因素方面,广发证券判断美国第三轮财政刺激仍将刺激商品特别是耐用品消费,但在群体免疫之后财政转移支付停止叠加服务消费报复性增长反而会使耐用品消费降温,因此广发证券调低了下半年及此后美国对于耐用品进口的需求;此外,非美经济体并未在上半年落地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
就今年上半年而言该框架推演涨价商品的有效性会显著优于推演价跌商品的有效性。首先,疫后全球流动性极为宽松;更关键的是,疫情暴发前全球总体商品库存处于低位、疫情暴发后全球总体商品库存被进一步压低,商品价格的上行风险本身就大于下行风险。基于框架可得出今年上半年价格上涨商品集中在农产品原料、工业品原料等领域,符合实际情况。
今年H2到明年底该框架或既适用于涨价分析、亦适用于价格下跌分析。与回测阶段不同,由于美联储大概率将于Q3给出明确的削减QE时间表,全球进入流动性回收阶段。尽管当前实物商品仍属于无泡沫资产,但货币政策收紧也将对可贸易品价格形成约束。未来一年可贸易品供需国群体免疫错位对相关商品价格更有可能呈现出对称影响。
广发证券通过上述框架得到今年H2和2022年涨价商品多为非粮食类农产品与部分金属品;下半年降价商品多为粮食类和纺织类商品,明年降价商品多为家用、建材等耐用消费品。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