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港股市场的苹果概念股迎来普涨行情。
截至发稿前,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大涨11.02%,瑞声科技(02018.HK)涨10.48%,丘钛科技(01478.HK)涨8.81%,高伟电子(01415.HK)涨7.97%,比亚迪电子(00285.HK)涨6.3%。
从催化因素看,今日果链概念股集体躁动,主要受一则重磅消息影响。
5月10日,苹果首次在周六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苹果 iPhone 16 Pro Max 所有容量版本降价 160 美元(约合1313.06 元人民币); iPhone 16 Pro 的 128GB 版本降价 176 美元(约合1445.27 元人民币),其他版本同样降价160美元。
市场分析称,这次苹果调价力度堪称“史无前例”,如此大幅度降价,背后或有多重因素的考量。
首先,是为了抢占预售先机,冲刺“618”。今年的618活动将于5月13日开始。因此,此次调价或是苹果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预热,旨在通过价格优势刺激销量。
其次,是进行库存清理,为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让路。据供应链消息,目前Pro系列库存高企,而iPhone 17 系列即将发布,“降价”成为快速去库存的最优解。
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受华为、小米、OPPO等本土品牌的冲击,苹果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流失。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5年Q1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9%,成为前五大品牌中唯一录得负增长的厂商;市场份额从上一季度的17.4%降至13.7%,已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
苹果2025财年第二财季(截至今年3月底)报告也显示,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下滑2.3%,已连续七个季度营收下降。
在业内看来,苹果此次调价,是采取了“以价换量”策略,主要为了应对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局面。
此外,苹果还被曝出将调整产品策略。其将从过往的一年发布一次手机,到一年发布两次,上半年发布基础款,下半年则推出更高端的Pro、折叠屏等系列。
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苹果改变iPhone发布策略主要是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一年两次的更新,苹果可以缩小营销空窗期。
通过苹果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到,其正积极应对多方挑战。短期来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换新意愿,推动国内市场的销售增长,从而也会对果链的整体表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正凭借技术创新和价格优势全面进攻。有投资者认为,苹果若想挽回市场,仅靠降价和调整发布策略是不够的,还需在AI、折叠等创新领域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