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南下资金才是港交所主要支撑力

日期: 2025-08-11 17:48
作者: 毛婷

港交所(00388.HK不久之前公布的最新交易数据显示,这家交易所今年以来的表现异常勇猛,今年前七个月的日均成交金额达2,437亿港元,按年上升124%;衍生权证日均成交额为75亿港元,按年上升63%;牛熊证日均成交额96亿港元,按年上升75%;交易所买卖基金日均成交额也有高达180%的增幅,杠杆及反向产品日均成交额则按年上升70%。衍生产品市场方面,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均录得升幅。

这些数据均显示出港交所今年以来的交投量十分活跃,这主要得益于美股风险增加,资金寻找相对风险较低的资产避险,估值长期处于低洼的港股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

二级市场的畅旺,也带动了新股上市活动和上市后融资活动。根据港交所提供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有53家新上市公司,较上年同期的40家上升33%,IPO募资总额为1,27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大增611%,加上上市后融资活动,今年前七个月,港交所的总募资金额达3,31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35亿港元大增297%!

这些数据均意味着港交所今年的业绩应有不俗的增长。其2025年第1季业绩显示,收入及其他收益为68.57亿港元,同比增长31.84%;每股基本盈利为3.23港元,按年增长37.45%。

但值得留意的是,对比于2025年前三个月日均成交额为2,427亿港元,略低于前七个月的平均值,或暗示4月之后的平均值要高于第1季数据,加上第2季之后新股和上市后再融资活动陡然加速,或在第2季之后为港交所带来更理想的业绩增长。

这也是港交所股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上涨48%以上,现报430.60港元,市值5,459亿港元。

南下资金才是“真爱”

本月初,花旗主动以417.24港元的价格加仓港交所的股票,使其持股量达到5.00%以上。值得留意的是,早在今年3月31日,花旗已经持有港交所的5%以上权益,从港交所披露易的资料来看,再回溯到2018年,花旗的持股也到达过5%以上,但这些专业的金融机构会通过质押(以发行权证或是其他衍生产品)或是正常买卖,不断变换头寸,因此花旗举牌港交所并不算什么大事,更不是新鲜事,也有可能纯粹是业务上的操作,例如发行相关的衍生品需要买入标的资产进行对冲等。

根据港交所2024年年报的披露,其第一大股东为摩根大通,持有6.87%权益;第二大股东才是香港特区政府,持有5.90%权益,而根据港交所最新的权益披露资料,摩根大通于2025年7月初最后申报时仍持有7.26%的长仓,而花旗于8月4日的长仓占已发行股份比重已降至4.99%,对比其交易前后的数据,或可推断其通过淡仓减持,即通过证券借贷协议借入证券后卖出。

对比于这些擅长金融操作的专业机构基于自身业务动机的买卖举动,长期资金或更具参考价值。

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表现如此凌厉,离不开南下资金的支持。

根据Wind的数据,截至2025年8月11日,沪深港股通今年以来的南下合计买卖总额已达到15.50万亿元人民币,比往年任何一年全年数据都要高,比去年全年的10.32万亿元人民币高出50.28%;其中累计净买入为40.92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全年的32.52万亿元人民币高出25.82%。

此外,越来越多A股企业计划赴港上市,这将扩大港交所吸引外资的标的池,并增加相应的手续费收入基数。我们在7月末时就统计过,到7月末,今年成功赴港上市的A股企业有10家;已经递表的A股企业有36家,另外还有两家从A股企业分拆的子公司也有意在港股市场上市;已经官宣赴港但未交表的A股企业或至少有14家。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沪港通及深港通持股记录显示,于2025年8月9日,南下资金通过沪深港通持有港交所的5.78%权益,对比今年年初的持股比例5.03%又进一步增加。

结语

港交所今年以来的强劲表现,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日均成交额、衍生品交易量、IPO募资规模等核心指标的全面爆发,不仅印证了港股市场流动性的显著提升,更凸显出国际资本在美股风险加剧背景下的避险选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资金的持续涌入和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的形成,正在为港交所构建更坚实的长期价值基础。

然而,机构投资者的短线操作和衍生品头寸调整也提醒我们,市场热度背后仍需保持清醒——真正的考验在于,当全球风险偏好转向时,这些数据能否持续兑现为业绩。眼下港交所的股价涨幅已部分反映预期,下一步需要看到第2季业绩对交投活跃度的进一步验证。资本市场的博弈从未停止,但至少在当前时点,港交所手握的,是一副好牌。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