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化肥龙头之一的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HK)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约126.6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99亿元,同比减少12.77%。
业绩发布后首个交易日(8月11日),中国心连心化肥股价上涨3.81%,刷新2022年4月以来新高。而自今年6月初以来,公司股价涨势凌厉,累计涨幅约为57%。
产品价格下行拖累业绩
尽管今年二季度产品价格环比回升,但年初的价格下行仍对中国心连心化肥的业绩带来了明显拖累。
中国心连心化肥的尿素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期内收入同比减少16%至32.25亿元,主要由于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9%所致。复合肥产品则受益于销量增长,期内收入增幅为5%,至35.66亿元。
据公司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售价降幅超过成本降幅,导致整体毛利同比大幅下降13%。作为公司收入主力的尿素和复合肥,毛利率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至21%、下降2个百分点至16%,拖累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公司执行董事闫蕴华在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以来公司产品售价整体企稳,而公司的优势在于多基地布局,平均利润显著高于同行。“全年来看,公司认为尿素的毛利率保持在25%,下半年的毛利率会高于上半年。”闫蕴华补充道。
中国心连心化肥方面还透露,在生产成本上,公司与同类型企业相比有约10%的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大基地尿素平均生产成本约为1174元,低于约为1280元的行业平均生产成本。
在各项开支上,中国心连心化肥今年上半年控制良好。据半年报显示,期内除销售及分销开支略有上升外,一般及行政开支和财务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一般及行政开支是公司的主要支出项,今年上半年超过7亿元。闫蕴华表示,公司正持续精简管理架构,部分管理人员已调配至生产或营销一线,因此管理费用基本不会再增长。
“未来三年,公司三项费用(即销售及分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财务成本)占比将会持续下降,今年预计会在10%左右,到2027年有望降至7%左右。”闫蕴华表示。
新产能将陆续落地,尿素产能将翻倍
中国心连心化肥是国内化肥龙头企业之一,尿素和复合肥产能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公司尿素总产能达390万吨,复合肥总产能达445万吨。
中国心连心化肥方面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有四个在建大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陆续投产,新建项目将为公司增加尿素产能400余万吨。届时,公司的尿素产能将突破800万吨,复合肥产能将突破600万吨,整体化肥产能突破1400万吨。
公司执行董事张庆金表示,公司九江二期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开车投产,80万吨的合成氨将在明年2月投产,4月进一步投产110万吨的尿素。
国内化肥出口政策逐渐明朗,中国心连心化肥借此机遇开发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市场,推动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加4.7万吨,支撑公司尿素销量同比增长4%。
闫蕴华表示,今年5-9月,国家发改委发放了200多万吨的化肥出口配额,公司是国家保供企业,在出口配额方面有优势,但她未透露公司具体配额数据。
闫蕴华指出,今年上半年公司尿素出口量占总出口量比重达10%以上。全年来看,复合肥、尿素及小包装产品,预计出口量在50万吨左右。闫蕴华透露,出口产品相较于国内市场的单价更高,至少比国内多出300元/吨的利润。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