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彩妆正从节日装扮升级为美育启蒙载体。通过欧盟玩具安全标准EN71-3重金属检测与皮肤科医生联合测试,安全配方实现三大突破:食品级色素替代传统化学染料,植物基蜡质熔点控制在42℃避免灼伤,水溶性配方实现湿巾一擦即净。这些技术革新让彩妆成为孩子探索色彩的安全画布。
美育价值在互动场景中释放。亲子手工彩妆盘搭配面部彩绘教程,引导孩子认知三原色调配;角色扮演套装融合戏曲脸谱与生肖文化,在游戏中传承美学基因。当孩子在生日派对上用环保亮片妆扮成敦煌飞天,或在舞台剧中绘制京剧花脸,彩妆悄然完成从娱乐工具到文化载体的蜕变。
行业自律构建信任基石。头部品牌联合中检集团建立儿童化妆品原料追溯码,每支口红可查询有机蓖麻油种植地;皮肤刺激测试报告向家长开放下载,推动“无泪配方”成为行业准入门槛。当监管与创新同步完善,儿童彩妆终将撕去“低龄玩具”标签,成为美育生态的正式组件。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对儿童彩妆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研判。
01
儿童彩妆行业概述
儿童彩妆是指美化修饰3至12岁儿童的彩妆产品,旨在满足儿童在游戏、派对、节日等场合中的装扮需求。其产品包括唇部的口红、眼部的眼影、面部的粉底液/腮红等,通常色彩鲜艳、造型可爱,并注重安全性,采用天然、无刺激的成分以避免过敏反应。儿童彩妆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特殊场合中打扮得更漂亮,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儿童彩妆行业特征包括:
消费需求多样化
儿童彩妆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3至12岁的儿童及其家长。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和教育背景的消费者展现出各异的消费习惯和偏好。85后、90后妈妈成为主动给孩子购买彩妆品的主力军。消费者需求方面,品质、功能、价格成为关键因素。
市场竞争激烈
儿童彩妆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涌现出众多品牌和种类,从简单的色彩化妆品到专业舞台妆,覆盖了从日常到节日、从娱乐到学习的全方位应用场景。主要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如美宝莲、迪士尼和本土品牌如红色小象、稚优泉、小猪佩奇彩妆等。
政策监管趋严
随着《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的实施(2022年起),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国家药监局明确要求儿童化妆品(儿童彩妆属于其中一种)必须标注“小金盾”标志,并禁止使用“食品级”“可食用”等虚假宣传用语。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国家药监局“小金盾”认证的儿童化妆品占比达67%,较2021年提升28个百分点;违规产品被严格查处,例如2023年抽检中发现部分儿童彩妆含激素成分,相关企业被责令停产并召回产品。政策趋严有效遏制非法添加和概念炒作,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性与专业性。
02
儿童彩妆行业产业链分析
● 儿童彩妆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儿童彩妆行业上游为原料厂商,包括基质原料、辅助原料和功效性原料三种;行业中游为儿童彩妆生产商,主要有红色小象、onh、贝德美等;行业下游为消费者。
● 儿童彩妆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
市场集中度高,CR5达80%以上
2024年1-9月,以线上平台计,儿童彩妆市场销量超56万件,同比2023年1-9月增长317%,销售额达4,400万元,同比2023年1-9月增长232%,TOP5儿童彩妆品牌红色小象、onh、贝德美、venrock和莱索兔相关产品销售额分别为1,116万元、890万元、808万元、659万元和352万元,分别占据市场23.4%、18.6%、16.9%、13.8%和7.4%的份额。
销售额TOP3细分品类为儿童指甲油、儿童彩妆套装和儿童粉底/气垫
随着儿童”颜值经济“崛起,儿童彩妆需求呈现效果个性化、场景多样化的特点,涌现出儿童眼影、儿童脸彩、儿童美甲贴等新兴品类,覆盖了从日常到节日、娱乐到学习的全方位应用场景。从细分品类销售情况看,2024年1-9月,儿童指甲油、儿童彩妆套装和儿童粉底/气垫分别为26%+、25%+和21%+的份额位居儿童彩妆市场消费TOP3榜单,作为新兴品类的儿童眼影和儿童脸彩也分别实现了132万元和53万元的销售额。
03
儿童彩妆行业市场规模
● 儿童彩妆行业规模的概况
2019年—2024年,儿童彩妆行业市场规模由0.82亿人民币元增长至3.99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37.13%。预计2025年—2029年,儿童彩妆行业市场规模由5.40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0.74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8.76%。
● 儿童彩妆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育儿观念改变,颜值经济低龄化
随着90后、95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年轻父母对儿童成长教育的理念发生显着变化。他们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化表达和审美培养,儿童彩妆被视作“美育工具”融入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适度的美妆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个性表达,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给儿童购买彩妆用品。例如:2024年1-9月,儿童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232%,销量同比增长317%。
产品安全性与趣味性创新,满足家长与儿童双重需求
儿童彩妆市场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产品设计的创新。家长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品牌通过“无添加香精、色素”“天然有机”等标签吸引消费者。例如,戴可思推出无添加成分的婴童护肤产品,贝德美推出卸妆功效洁面乳,均强调安全性。2024年儿童彩妆均价为84.26元,中高端市场(100-300元价格区间)销售额占比25%,显示家长愿为安全产品支付溢价。同时,趣味性设计成为吸引儿童的关键。卡通包装、玩具元素、香味选择等设计既符合儿童审美,又兼具教育意义。例如,迪士尼联名款儿童彩妆销量同比增长超100%。此外,国家药监局明确要求儿童化妆品必须标注“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等警示语,并严格限制禁用成分(如水杨酸、硼酸盐)的使用。这些规范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 儿童彩妆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二胎、三胎政策实施扩大潜在消费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家庭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儿童彩妆产品。此外,随着二胎政策和三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儿童人口数量有所增加,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扩大了儿童彩妆产品的潜在消费基础。随着家庭观念的多样化与开放化,儿童彩妆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女孩,市场上专为男孩设计的彩妆产品逐渐增多,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群体。另外,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儿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接触到更多关于彩妆的知识和潮流趋势,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彩妆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互联网娱乐产业的发展使得儿童在表达自我和模仿偶像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刺激了儿童彩妆产品的市场扩容。
贴合儿童和家长审美习惯的创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如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吸引力
近年来,国产儿童彩妆品牌迅速崛起。其凭借高质量、安全性和本土化优势,逐渐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国产品牌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注重配方的安全性和温和性,确保产品适合儿童肌肤,并符合国家关于儿童化妆品的标准。同时,国产品牌通过创新设计和本土化营销策略,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使用中国吉祥图案、节庆主题包装等,增强了产品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了品牌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使得产品更加贴近中国儿童和家长的需求和审美习惯,增强了品牌的亲和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国产品牌逐渐摆脱了“质量不过关”的偏见,质价比显着提升,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进步也为国产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产品的标准化和高品质,成为推动市场扩展的重要力量。
04
儿童彩妆行业竞争格局
● 儿童彩妆竞争格局概况
第一梯队为红色小象,第二梯队为onh、贝德美、venrock等。
● 儿童彩妆行业竞争格局的历史原因
红色小象凭借安全性、创新力及精准定位,成为儿童化妆品领域的标杆品牌,持续引领行业向健康化、科学化发展
【1】在安全性方面,红色小象以“至简成分、安心有效”为核心理念,在儿童彩妆领域严格遵循安全标准。产品采用天然植物原料,如以玉米淀粉替代传统滑石粉,避免石棉残留风险,并首创无防腐配方,剔除香精、重金属、酒精等刺激性成分,添加养护成分(如维生素B6衍生物和大象果油),确保清水即可洗净,减少清洁损伤。所有产品均通过5大安全检测,获得“小金盾”儿童化妆品标识。【2】在创新方面,依托母公司上美股份的科研资源及日本红道科研中心技术,红色小象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2024年,上美股份研发支出为1.80亿元,同比上升超40%)。例如,其儿童彩妆礼盒(如“宇宙奇趣彩妆盒”包含16件单品,以宇宙元素激发创造力,同时成为亲子互动的桥梁)通过科学配比实现“清水可卸”,兼顾趣味性与安全性,自2019年上市以来,目前累计售出超52万盒,稳居天猫儿童彩妆TOP1;2023年8月战略推出“小学生系列”新品,专为中国1亿+小学生研制,涵盖多品类产品。【3】在市场定位方面,红色小象敏锐捕捉消费趋势变化,针对80、90后父母科学育儿与兴趣培养的需求,推出安全彩妆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此外,一方面,公司通过全域营销策略(电视冠名、明星代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种草),快速触达目标人群;另一方面,公司利用节日送礼心理,聚焦彩妆礼盒,持续刷新消费者品牌印象,努力成为妈妈们首选品牌。
● 儿童彩妆行业竞争格局未来变化原因
随着家长对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视,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随着市场监管趋严,红色小象等领先的儿童彩妆品牌凭借其高质量、安全性和创新性,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一方面,领先品牌将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如明星代言(红色小象签约明星陆毅)以及线下体验店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各大儿童彩妆品牌正在积极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如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像有机天然彩妆、定制化产品等。这种竞争不仅促进行业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也推动整体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来源:头豹公众号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