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新股市场迎来了好光景,在港股大盘上涨,以及港交所(00388.HK)持续优化上市规则的推动下,许多海内外企业均有意选择港交所作为上市地点,其中包括回流的中概股,不过,最受瞩目的还是A股的赴港上市潮,陆续有A股上市表示了赴港上市的意向,今年也有不少巨无霸A股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包括宁德时代(03750.HK)、恒瑞医药(01276.HK)、海天味业(03288.HK)、三花智控(02050.HK)、蓝思科技(06613.HK)等等。
港股新股活动于8月份收缩
但是,最近两个月,美股财报季的背景下,大型科技巨头的业绩表现超预期,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美股强势反弹。Wind的数据显示,恒生指数最近60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约为4.80%,而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6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分别为10.27%和8.02%,就连表现略为逊色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近60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也达到7.03%,港股的表现有点失色。
这或多少延后了企业的赴港上市计划。Wind的数据显示,8月份港股新股上市宗数只有6家,低于上个月的9家,以前5月和6月的分别10家和15家,IPO募资规模也显著缩减至53.86亿港元,相较5月至7月的单月募资规模分别为572.85亿港元、300.35亿港元和198.59亿港元,见下图。
8月的新股包括从事钨矿开采的佳鑫国际资源(03858.HK)、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相关解决方案的双登股份(06960.HK)、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股天岳先进(02631.HK),以及两家按照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银诺医药-B(02591.HK)和中慧生物-B(02627.HK),还有介绍形式上市的东阳光药(06887.HK)。
不考虑东阳光药,其余五只新股均有不俗表现,上市首日股价均上涨,其中佳鑫国际和两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银诺医药和中慧生物表现突出,首日涨幅超过1倍,见下表,且五只股票上市之后到如今,现价均保持在发售价之上。
展望未来,越来越多A股企业已表达了赴港上市的意向,根据港交所的数据,到2025年8月29日,上市申请总数有331家,明显高于年初时的200家出头,其中已上市的有59家,已获批待上市的有9家,处理中的有231家,申请期限已过、被拒、被驳回或自行撤回申请的有32家,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港股市场会有更多新股。
但是,9月新股开局看来不大好,家电供应商奥克斯电气(02580.HK)于9月2日上市,上市首日跌5.40%,现价15.70港元已较其发售价17.42港元折让9.87%。
上市后募资活动依然活跃
由于港股依然造好,上市后募资活动比新股活动要活跃得多。Wind的数据显示,包括创业板在内,8月份有68家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活动,8月份上市后募资总额或达251.71亿港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规模只有12.87亿港元,见上图。
其中,有11家为代价发行,包括最近为消除同业竞争拟从控股股东手中收购12英寸晶圆厂控制性权益的华虹半导体(01347.HK),代价发行规模达176.72亿港元。其余的募资方式主要为配售,以及供股。
从规模上来看,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华虹半导体,其次为康方生物(09926.HK)的配售募资35.22亿港元,以及晶泰科技(02228.HK)配售募资26.53亿港元。
我们留意到,这三家公司现价均较其发行价溢价,反映市场对其前景还是认可的。
9月才过三天,已有6家公司发布了再融资公告,包括代价发行的越秀房产信托基金(00405.HK)和华检医疗(01931.HK),前者或用以支付基金管理人费用,后者用以收购一投资平台。此外,药明合联(02268.HK)、先声药业(02096.HK)、山东黄金(01787.HK)、盛业(06069.HK)也发布了配售公告,药明合联涉及配股与发行,募资用于产能扩张和补充资金。
结语
总体而言,港股新股市场在年内一度迎来高光时刻,吸引了包括中概股回归和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然而,受美股强势反弹及港股相对表现平淡的影响,八月IPO活动明显收缩,募资规模显著回落。尽管短期新股市场遇冷,但上市申请储备充足,意味着后续IPO动力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再融资活动异常活跃,尤其是多家龙头企业通过配售、代价发行等方式大规模募资,显示上市公司对港股市场仍具信心,并积极布局未来业务发展。
展望后市,港股市场能否重拾IPO热度,将取决于大市表现、国际资金流向以及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方博弈。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