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肉概念股交投情绪持续升温,近5个交易日,A股猪肉概念板块累计涨幅达7.3%,港股猪肉概念板块累计上涨5.8%。
9月11日,多家上市猪企股价继续走高。
截至发稿前,天康生物(002100.SZ)录得涨停板,立华股份(300761.SZ)大涨14.24%,牧原股份(002714.SZ)涨5.48%,温氏股份(300498.SZ)涨4.74%,神农集团(605296.SH)涨4.03%,新希望(000876.SZ)涨2.65%,巨星农牧(603477.SH)、天邦食品(002124.SZ)等均加上这波上涨浪潮。
港股方面,相关概念股也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前,中粮家佳康(01610.HK)大涨6.52%,万洲国际(00288.HK)涨1.95%。
25家企业紧急开会:要终结“猪内卷”?
消息方面,据悉,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拟于9月16日在北京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会议邀请牧原、温氏、双胞胎、新希望、德康、天邦、中粮、大北农等25家企业参会。
报道指出,会议将分析研判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交流生猪养殖企业落实产能调控要求的措施与成效,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生猪产能调控工作。
市场分析称,相关部门再度出手调控,强化了生猪去产能的预期。若后续落实执行,或有望驱动猪价企稳回升。
在反内卷的背景之下,猪价跌价,猪企盈利承压。
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供强需弱局面不断显现,猪价整体低位运行。进入三季度,生猪价格短暂拉升后继续震荡下滑。截至9月1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13.33元/kg,较2024年底生猪市场价格15.98元/公斤,已下降约17%,行业亏损压力大。
生猪行业分析师表示,2025年为生猪产能释放年,二次育肥户逢低补栏支撑猪价强制止跌企稳,甚至阶段性反弹,但后期二次育肥户集中出栏,进一步加剧供大于求矛盾,猪价下跌加深。
在此情况下,自今年6月以来,国家便出台了一系列产能调控政策,与此同时生猪养殖企业也积极响应,主动加大去产能的力度。
根据上市猪企8月销售简报,多数猪企的出栏量同环比均出现增长(注:同比增速较大),但价格、及销售收入同比都出现大幅下滑。
以养猪“一哥”牧原股份为例,2025年8月,销售商品猪700.1万头,环比增加10.17%,同比变动27.10%;商品猪销售均价13.51元/公斤,同比下滑31.46%;商品猪销售收入118.5亿元,同比下滑12.30%。
猪价止跌时间表:2026年才见曙光?
在政府主导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接下来猪价的走势,本质上还是要取决于供需两端的博弈。
有分析表示,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已由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产能决定。当前政策调控对供给端的实质性影响,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显现。
中信期货最新报告指出,短期来看,调运政策收严,打压二育情绪,近期二育栏舍利用率持续下滑,国庆前以去库为主,养殖场9月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生猪供应充裕。并且1-7月仔猪出生量保持增长趋势,因此四季度生猪出栏量预计继续增加,猪周期仍在下行。长期来看,反内卷政策指导养殖企业去产能,8月略有见效,若后续落实执行,去产能将驱动2026年猪价逐步转强。
该机构强调,随着中秋国庆假期临近,节日需求或逐步启动,但9月生猪出栏量充裕,体重库存同比偏高,生猪供需均增,现货预计以震荡运行为主。盘面来看,四季度生猪仍处在高位产能的兑现期,国庆过后,猪价预计继续面临供应压制,而远月合约价格受反内卷去产能预期支撑,“弱现实+强预期”格局,关注反套策略机会。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