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罗永浩近日又曝出大新闻,在知名餐饮品牌西贝餐厅用餐后,他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围绕着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而互撕,争议甚至一度升级至“对簿公堂”的边缘。
食品安全,始终是消费者最敏感的核心议题之一。罗永浩此次向西贝“开炮”,不仅在餐饮行业掀起轩然大波,更或将为国内预制菜产业的规范化发展,翻开全新篇章。
一场围绕预制菜的“攻防战”
预制菜如今已悄然走进大众餐桌。然而,“是否健康卫生”、“是否该公开透明”等疑问,始终是消费者对其缺乏信任的关键症结。而拥有庞大网络影响力的罗永浩,此次直接将矛头对准西贝,让预制菜产业瞬间站上舆论风口。
这场“罗永浩VS西贝”的风波,脉络清晰却充满转折: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贵且体验差,同时呼吁相关部门推动立法,强制餐馆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现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贾国龙态度强硬,坚决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历经多次舆论风波的罗永浩并未退缩,直言“欢迎起诉”,更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宣战”意味十足。
9月12日,西贝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全国门店同步上线“罗永浩同款菜单”,开放后厨供消费者参观,还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详细拆解13道菜品的制作流程,试图自证清白。
但受风波持续发酵影响,贾国龙当日透露,西贝的日营业额已出现显著下滑。
9月14日,事件迎来转折。贾国龙在行业交流群中态度软化,坦言“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并表示西贝将“打明牌”,向以服务透明著称的胖东来学习;不过,其言论中也出现指责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的内容,相关截图流出后,再度引发讨论。
有意思的是,网友在微博平台几乎一边倒支持罗永浩,其中一条高赞评论调侃道:“西贝,只有顾客是现宰的”,另一条则直言“果然是批评才能进步,还告人家不?”
9月15日,事件再次出现新变化。罗永浩在个人微博发文回应“西贝致歉”相关话题,称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放弃对贾国龙发起法律诉讼,同时取消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证据的计划。
罗永浩向西贝“开炮”,已然成为近年来国内预制菜行业最受关注的舆论事件之一。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关注点其实并非“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预制菜使用不透明”这一核心问题——它恰恰击中了当代消费者最关切的两大需求:对食品信息的知情权,以及对餐饮品牌的信任感。
有券商表示,该事件有望进一步推动公众和监管对预制菜透明化的关注。
此次关于预制菜的广泛争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有媒体报道,9月15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已关注到相关信息,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预制菜迎来“标准化”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国内预制菜领域的政策文件也迎来重大进展——这一巧合,让不少网友为罗永浩的网络影响力点赞。
近日有消息称,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罗永浩也对此表态,称期待该标准能尽快正式实施。
政策动态迅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9月15日,同花顺A股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0.99%,多只相关概念股实现大幅上涨,预制菜板块迎来显著异动。
回溯来看,预制菜的“规范化”早有铺垫。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曾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与范围。
《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此外,《通知》还特别强调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明确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对比此前的《通知》,《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规范无疑更完善、覆盖更广泛:它不仅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预制菜的“身份”定义,更聚焦食品安全底线,明确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同时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全面规定。
事实上,预制菜在发达国家早已是成熟业态。赛迪顾问发布的研报表示,欧美日韩等市场预制菜渗透率较高,其中日本预制菜市场成熟度高,渗透率达75%以上,人均预制菜年消费量达23.5kg。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若出台并落地,预制菜行业或会是一场积极的洗牌。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标草案的推出,有望打消消费者疑虑,倒逼预制菜企业研发升级,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华鑫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随着标准明晰,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预计将持续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的要求,而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利好预制菜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
财通证券则表示,经此事件,国家层面推动预制菜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工作力度和速度应会加大、加快,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势在必行,这也势必会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发挥规模企业和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行认为,中长期明示制度将推动供应链透明化,具备品牌、合规、研发能力的头部预制菜企业将获得更多餐饮客户信任,进一步挤压小散乱企业空间。
投资建议方面,财通证券认为,无论是下游的连锁化率还是上游的餐饮供应链企业,其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显现。持续看好餐饮供应链方向:安井食品、立高食品、锅圈、宝立食品、千味央厨。
结语
罗永浩和西贝的这场纠纷,早跳出了“谁对谁错”的范畴,本质是消费者“知情权觉醒”与行业“粗放发展”的碰撞。
如今政策补位、资本关注度提升,预制菜行业或要告别“躲着藏着”的阶段。对消费者来说,以后吃餐馆能明明白白;对投资者来说,跟着“合规+龙头”两条线走,投资机遇或在此孕育。可以预见,随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预制菜行业正步入更加透明、规范的发展新阶段。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