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水果零售商百果园(02411.HK)抛出了一份“折价配售”计划,拟以19%的折价幅度,配售2.795亿股新H股,净筹资约3.25亿港元,用于偿还债务。
值得玩味的是,配售公告后,资本市场上演了一波“逆市行情”。通常而言,折让配售多数情况下股价会承压下行,但百果园今日(9月22日)股价却大幅飙升,一度大涨33.1%;截至发稿前,该股涨幅22.07%,报1.77港元/股。
有分析表示,该公司配股后股价不跌反涨的异常现象,或源于两大逻辑支撑:
其一,配股的时机特殊。近两年来,在业绩亏损、关店潮、股东减持等一连串负面消息压制下,投资者信心崩塌,百果园股价持续下行。配股前该公司股价已跌到1.45港元的历史低位,属于低位折让融资,而非高位套现式配售。
其二,百果园此次配股的核心动机是缓解流动性危机。配股资金到位后,该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大减,给紧绷的资金链松了口气。
百果园拟筹约3.25亿港元还债
公告显示,百果园集团于2025年9月19日与第一上海证券签订配售协议,拟按每股1.17港元配售2.795亿股新H股。配售价较当日收市价折让约19.31%,预计此次配售将筹集总款项约3.27亿港元,净所得款项约3.25亿港元。
此次配售募集的资金,百果园将用于这些方向:1)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2)30.8%偿还银行贷款;3)剩余7.7%补充营运资金及行政开支。
这一资金分配方案,暴露了百果园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债务压力和供应链风险。
百果园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配售事项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扩展股东基础,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公司在新鲜水果市场及零售行业的竞争力。
外部“输血”,能否缓解财务困境?
百果园曾以“高端水果专家”的定位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果零售商。然而,近两年来,在整体消费能力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交织冲击下,百果园多项经营数据遭遇滑铁卢,业绩持续承压。
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百果园总收入为43.7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21.8%。
与此同时,公司付费会员人数同比下降32.9%至71.9万。
利润端就更加乏善可陈了,当前百果园深陷亏损泥沼。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1.1%降至4.9%;归母净利润亏损3.42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8850.6万元,由盈转亏。
截至2025年6月末,百果园流动负债高达40.93亿元,其中,应付账款4.66亿元,短期银行借款高达22.83亿元。
面对挑战,百果园不得不选择优化门店布局。截至今年6月底,百果园门店总数降至4386家,而上年同期6025家,同比减少1639家。
产品策略方面,百果园也做出了调整,推出“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水果产品,通过“好果报恩”“天天有惊喜”等促销活动提升客流和购买频次。百果园还在产品供应、分销渠道、供应链能力建设等方面采取举措,以支持战略转型。
有业界人士表示,在竞争加剧及消费趋于理性的大背景下,百果园战略转型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但同时也带来新的弊端。
比如,“高质价比”战略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但通过让利消费者,导致核心的毛利率大幅下滑;大规模优化门店虽能短期减轻运营负担,也让公司丧失原本的规模效应,可能引发加盟商信心不足、市场份额流失等连锁反应。
总结而言,百果园此次折价配股,本质上是企业在极端困境下的自救,旨在缓解债务压力和供应链断裂风险。短期来看,这笔资金或许能暂时缓解流动性危机,但要真正扭转业绩颓势,是其能否在供应链效率、产品差异化、数字化运营等维度实现突破。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