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月至7月间,美股市场的科技股又迎来了一轮迅猛飙涨,英伟达(NVDA.US)、微软(MSFT.US)、谷歌(GOOGL.US)、博通(AVGO.US)等公司的市值连创新高,其中英伟达最新市值达4.3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日本2024年的GDP。
不过,在迅猛飙涨过后,美国股市在最近一两个月显露出疲态,许多科技股在高位连续盘整,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和犹豫。
据悉,有多位华尔街策略师认为,美国股市进入了一个“暂停期”,正在寻找新的上涨催化剂。
而结合近期的消息来看,巨型企业之间相互给订单、入股俨然成为了刺激一些科技股走高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循环投资”也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质疑。
美股科技企业频传合作、入股消息
当地时间周三,有媒体报道称,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C.US)已接洽苹果(AAPL.US)寻求投资。两家公司还讨论了加强合作的可能性,但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是否会达成协议还不得而知。
除苹果外,媒体还披露,英特尔还接触了其他公司,探讨可能的投资与合作关系。
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的股价在9月24日大涨6.41%,并在盘后续涨2.11%。
9月22日(以下均指当地时间),OpenAI与英伟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以运行和训练OpenAI的下一代AI模型。这项合作将由英伟达提供高达1000亿美元的投资,旨在于2026年下半年通过英伟达的Vera Rubin平台进行首阶段上线。
受此消息的刺激,英伟达的股价在9月22日大涨了3.93%。
而在更早的9月18日(当地时间),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个人计算产品上展开联合开发。
根据合作协议,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由英伟达将其集成至AI基础设施平台;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生产并供应集成了英伟达RTX GPU芯片的x86系统级芯片(SoC)。
在消息传出来后,英特尔的股价跳空放量飙涨了22.77%,英伟达也上涨了3.49%。
9月9日,科技巨头甲骨文(ORCL.US)发布截至8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报告。在财报中,甲骨文披露,未实现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已经达到4550亿美元,较上个季度末高出229.71%,较上年同期高出359.60%。
公司还预期2026财年的云基础设施收入将达到180亿美元,同比大增近77%。2027财年至2030财年,公司预期云基础设施收入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730亿美元、1140亿美元和1440亿美元。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还指出,财季来自亚马逊(AMZN.US)、谷歌和微软的多云数据库收入实现了1529%的惊人增长,未来数年,随着甲骨文为这三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合作伙伴再部署37个数据中心(使总数达到71个),埃里森预计多云收入每个季度都将实现大幅增长。
9月10日,甲骨文的股价跳空放量疯涨35.95%,并带动英伟达、博通等多股大涨。
还有媒体报道,OpenAI已与甲骨文签订一项五年、总额约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预计自2027年起开始执行。
这些科技巨头之间的交叉合作、入股,甚至还带火了一张梗图,如下所示。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美股正处于暴涨之后的高位盘整期,这些天价订单、巨资入股、“循环投资”的消息提振了一些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的信心,对于稳定盘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不过也有投资者质疑,这是AI领域“左脚踩右脚”的吹大泡沫。
美股高估?机构如何看
需要指出的是,当下的美股正处于一个很微妙的阶段,在市场大幅拉升进入盘整状态后,机构之间的看法也出现了分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表示,从许多衡量指标来看,比如股票价格,目前的确相当高估。不过,鲍威尔也表示,目前并不是金融稳定风险高企的时候;美联储的职责不是盯着股价或决定合理估值是多少。
美国银行策略师Savita Subramanian指出,从20项指标中的19项来看,美国股市基准指数的交易价格在统计上已经处于昂贵水平。标普500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触及22.9倍的高位,这一水平在本世纪仅在网络泡沫破裂和2020年夏季疫情反弹期间被超越过两次。
不过,Subramanian也表示,鉴于企业盈利的可见性和可预测性提高,标普500指数当前的高市盈率也有可能是合理的。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市场可能严重低估了美股盈利增长的前景。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策略报告指出,积极的经营杠杆、不断下降的薪酬成本以及被压抑的需求正推动每股收益修正转向积极,表明一些人担心的经济衰退已经过去。当前的关键问题是,美联储是否能足够快地转变政策立场,满足市场对新一轮牛市延续的预期和需要。
而德银环球宏观研究主管Jim Reid及其团队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强调,科技支出,尤其是AI相关的资本开支,是理解当前美国经济韧性的关键。如果没有科技相关支出的推动,美国经济本应处于接近衰退或已经陷入衰退的状态。
野村警告称,尽管AI驱动的美股牛市基础稳固且受多重利好支撑,但市场已积累显著下行风险。当前投资者过度看涨,期权市场看涨需求激增,且科技巨头间的“循环投资”模式令人担忧。
野村在报告中称,市场处于极端净多头和负伽马状态,一旦出现催化剂,可能因去杠杆化引发快速剧烈回调,因此现在放弃对冲策略是危险之举。
结语
总的来看,这些科技巨头之间开展的巨额合作有助于稳定美股,但是在持续疯涨之后,市场短期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AI领域的天价投资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是关键。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