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港A两市水泥股均迎来反弹行情,板块交投情绪活跃。
在港股市场,截至发稿前,中国建材(03323.HK)表现最为突出,涨幅为7.19%;西部水泥(02233.HK)紧随其后,上涨7.1%;华新水泥(06655.HK)涨6.13%,海螺水泥(00914.HK)涨4.87%,华润建材科技(01313.HK)跟涨。
A股中,截至发稿,华新水泥(600801.SH)涨8.4%,塔牌集团(002233.SZ)涨3.39%,青松建化(600425.SH)涨3.34%,上峰水泥(000672.SZ)、海螺水泥(600585.SH)、天山股份(000877.SZ)等多股均涨超2%。
分析指出,今日水泥股集体上涨,除了受大盘行情整体回暖带动外,也离不开西部水泥、中国建材等个股利好消息的催化。此外,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速,这也为板块带来了大量资金关注。
多重利好提振水泥股
10月14日,西部水泥与水电三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聚焦三方向,包括构建本土化供应链服务陕西抽水蓄能电站;推动“海外项目+属地产能”协同;共建平台,深化在安哥拉、刚果(金)、莫桑比克等具体项目中的合作。
国泰海通表示,持续疲软的需求使得供给侧错峰保价难以维持,国内水泥价格随之跌入谷底,出海已成为必选题。长江证券此前指出,非洲水泥市场空间大,景气度较高,盈利能力远高于国内,是国内企业出海的新蓝海市场。
此外,同日,中国建材率先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29.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相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6.8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的整体改善,中国建材明确指出多业务板块的积极贡献:包括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销售成本下降、玻璃纤维价格上升及成本降低、风电叶片及涂料销量增加,以及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上升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但部分被水泥销量下降所抵销。
有分析认为,中国建材业绩盈喜,或是建材水泥行业盈利改善的“缩影”。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其他头部优质建材水泥股后续披露的业绩也可以期待。
当前,水泥价格已跌至历史低位水平,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进一步优化水泥行业产能布局,平衡供需,今年以来政策层面持续发力。9月24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再次强调,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在地方层面,为响应国家政策,近日贵州、江苏等多地都纷纷公示了具体产能置换案例。例如,遵义海螺盘江4500t/d生产线(已于9月1日关停)产能指标分两部分置换到英德海螺两条熟料生产线。
此外,10月10日,甘肃省建材行业协会也召开《2025-2026年度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征求意见会》,相关政策即将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正通过产能减量置换、水泥错峰生产等措施严控新增产能,推动产能优化,预计接下来水泥企业补产能置换项目会明显增多。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不少券商机构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水泥错峰停产加强,关注供给侧积极变化和地方性水泥:水泥行业需求仍在寻底过程中,企业错峰停产力度加强,水泥价格围绕行业盈亏平衡线附近波动,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供给端有望积极改善,同时大型基建项目有望拉动西藏,新疆等区域性需求提升,关注成本优势定价的龙头海螺水泥、出海标的华新水泥。
申万宏源日前也表示,四季度将是补充产能指标的高峰期,水泥行业产能收缩有望加速。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利好龙头企业。
港股100强前瞻:水泥行业迎盈利转机,龙头能否再登榜单?
近年来,水泥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市场需求低迷、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整体景气度持续承压。不过,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化与行业“反内卷” 意识觉醒,企业自律性显著增强,水泥价格逐步止跌回暖,行业盈利面迎来关键性转机。再叠加冬季错峰停窑、下游需求边际改善,市场预估水泥股四季度盈利预期将逐步修复,板块配置价值持续凸显。而下半年以来水泥板块重获市场关注,正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
回顾往届港股100强评选,水泥赛道的优质龙头早已凭借硬实力获得认可,包括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华新水泥等企业,曾依托稳健的经营业绩、持续稳定的股东回报,多次入围榜单并斩获亮眼名次,成为评选中周期行业价值的典型代表。
如今,面对过去一年水泥行业的复杂市场环境,这些传统龙头能否延续优势、再度突围?又是否会有具备成本管控能力、ESG领域出彩表现或区域布局优势的新兴水泥企业突破困局,获得港股100强研究中心的青睐,成功入围第十二届港股 100 强?这一悬念值得资本市场持续关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