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美东时间),拼多多(PDD.US)、瑞幸咖啡(LKNCY.US)等一些中概股遭遇下跌,其中电商巨头拼多多放量跳空跌逾7%,最近6个交易日累跌超过13%,短期走势疲软。
2025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但中资企业IPO的热情丝毫未减,港股、中概股与A股三大市场呈现出“量额齐升”的强劲势头。
近期,多家全球顶级机构的持仓情况曝光,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伯克希尔减持苹果、首次买入谷歌;桥水大幅减持科技股,加仓标普500ETF;高瓴继续重仓中概股,大举加仓阿里巴巴。这些机构的调仓背后,藏着什么投资逻辑?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84只新股IPO上市(另有1只De-Spac、1只介绍上市、2只转板),合计募资约2442亿港元。最近一周(11月2日~11月8日),7家上市,7家招股,1家聆讯,10家递表。
2025年以来的全球资产牛市叙事中,10月成为一道关键分水岭。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71只新股IPO上市(另外有1只De-SPAC、1只介绍上市),合计募资约1893.18亿港元。最近一周(10月12日~10月18日),2家上市,2家招股,7家聆讯,10家递表。
10月14日,中国证监会信息显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图达通、轻松健康、遇见小面等5家公司通过备案,取得境外上市前置条件。
2022年那一波中概股回归潮曾一度降温,在2023年4月陆控(06623.HK)(LU.US)成功回港上市后,至今仅禾赛(02525.HK)(HSAI.US)一家中概股实现回港二次上市。而近期,中概股回港上市的“隐形闸门”似乎正重新松动。
2025年已踏入第4季,全球资产价格的波动仍在持续,有意思的是,过去处于低位的资产价格在今年走强,这包括港股和中概股表现,已成为今年以来回报最高的权益类资产。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2025年9月17日在立法会发表了他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这份报告旨在为香港"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提供路线图,并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