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两部门: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

【财华社讯】10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和已揭榜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任务目标是面向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堵点痛点,发掘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具有工业基因的专业化供应商,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串珠成链”集成创新,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深化国家、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推动形成先进适用、自主可控、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应用验证。

中概互联网ETF(159607)盘中蓄势,机构称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塑互联网行业

流动性方面,中概互联网ETF盘中换手18.87%,成交1.9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中概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3.40亿元。

2025-10-14 13:22

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财华社讯】10月11日,据"工信微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其中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启明星辰:与宇树科技尚未开展合作

【财华社讯】10月10日,启明星辰(002439.SZ)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与宇树科技尚未开展合作。公司关注到,具身智能作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方向,其发展也伴随着社会治理、安全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公司会积极跟进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并持续深化在AI应用安全方面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可靠地服务社会。

拓邦股份:公司T-Smart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和阿里云、Deepseek的对接

【财华社讯】9月10日,拓邦股份(00213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T-Smart一站式解决方案已经实现了和阿里云、Deepseek的对接,并在内部服务器部署DeepSeek,可为基于T-Smart系统开发的产品接入Deepseek做准备,帮助产品开发及实现技术应用。Deepseek作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驱动内部效率提升。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已将AI技术融入在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教学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光储系统、工业视觉检测等产品或场景中,进行终端产品及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AI与智能硬件产品的结合应用。

两部门:开展核工业特种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 推动核电系统自动启停等技术升级演进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人工智能+核电。围绕核电安全发展,构建核电安全预警、电站运行事件智能溯源分析、应急响应的智能辅助支持系统,开展核工业特种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持续推动核电系统的自动启停等技术升级演进,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离子体预测控制、可控核聚变等技术路径,推动核电行业向数据驱动、模型牵引、智能管控的新模式稳步转型。

两部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两部门:到2030年 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两部门:到2027年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上海: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发展面向特定场景的专用小模型

【财华社讯】8月19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钢铁、时尚消费品、医药制造等行业,推动企业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发展面向特定场景的专用小模型,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提升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协同效率,加快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