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9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共提出20条举措,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总体发展目标清晰。在宏观层面上,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微观层面上,提出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这既是发展目标,也突出表明做强企业和赛事,是实现7万亿元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二是下决心做强体育消费市场。围绕高质量这一主题,聚焦好产品、好服务、好体验,一方面,加大高水平赛事活动、户外运动内容、优质体育用品供给,加快培育经营主体,提高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重视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积极丰富消费场景和活动,鼓励各地推出惠民举措,稳步扩大消费群体,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既强调增强人才、金融、场地等要素的支撑力度,又强调行业融合、区域协调、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为体育消费持续扩大提供坚实基础,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财华社讯】8月19日,国新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今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23年占GDP的比重达1.15%,向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更进一步。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冷资源”变为“热经济”。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消费体育总额增长超千亿,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财华社讯】8月19日,国新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苏超”“村超”火爆出圈。户外运动发展成果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了新的动力。
【财华社讯】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支持金融赋能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围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和发展需求,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设施改造升级和配套服务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冰雪运动重点场地场馆建设,支持冰雪装备产业扩容升级,支持冰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满足冰雪运动领域和冰雪经济相关产业资金需求。
【财华社讯】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领域金融供给力度。聚焦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多层次、综合性金融支持,助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满足链上中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用好用足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体育服务业相关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做强做优。
【财华社讯】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支持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冰雪运动场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领域金融供给力度,发挥金融促进体育消费增长功能,支持金融赋能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提升体育赛事金融服务质效。《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构建资金配置高效的股权融资模式,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提供灵活融资租赁服务,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强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同配合,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做好统计监测,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5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丹在《学习时报》头版撰文《坚持以改革创新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高志丹指出,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领域改革,创建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开门办体育”,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组织、院校、企业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继续深化创新体育总局与地方、院校、协会、企业共建国家队模式,提升各省(区、市)体育部门在奥运争光任务中的参与度、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足球、篮球职业联赛体系改造升级,打破“管、办”不分体制,引入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经典赛事。
10月24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供需有效对接,参与群体更加广泛,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安全监管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服务保障全、地方特色强、配套产业优的户外运动发展高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11月7日,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共同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出,培育户外运动市场主体。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户外运动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智造等领域加强协作,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微户外运动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推进各级户外运动协会组织、俱乐部建设,完善户外运动组织标准规范,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组织、俱乐部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服务消费者等方面的作用。
11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发布,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共同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出,优化露营产品供给。鼓励开放郊野公园提供露营服务,在城市郊野、农村地区等建设更多露营基地,满足群众就近就便露营需求。推动露营基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户外运动项目,鼓励在营地周边配套登山、徒步、骑行、垂钓、冰雪、赛车、马术、航空、水上等户外运动设施及服务,提高露营消费粘性。加快建设露营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引导城镇水、电、气、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网向营地建设区延伸,支持在营地集聚区域配套建设露营服务中心、加油(充电)站、维修站、停车场、旅游厕所、观景平台等。鼓励户外运动装备企业立足群众露营需求,研制多系列满足不同人群的露营装备。积极倡导文明露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露营市场,推动露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