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华社讯】9月29日,据香港政府新闻公报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主持“北部都会区发展委员会”首个工作会议,聚焦讨论和指导三个工作组的未来工作方向和策略,以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三个工作组将尽快展开工作,按指示方向全力推进北都加快发展。
【财华社讯】9月22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文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新《施政报告》,聚焦经济提速与民生改善,核心举措包括:北部都会区建设:设立三大工作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规划及发展工作组),推行“产业绑定”策略,采用“双信封制”土地招标,综合评估企业技术、经济贡献及就业创造能力。融资创新:探索“土地参股”、债券等多元融资方案,加速产业落地。制度优化:拟订专属法例简化审批,推出“优惠政策包”(土地、税务、人才等)吸引龙头企业。产业方向: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引进医药等世界级企业。目标是通过北都推动“金融+创科+贸易”多引擎联动,提升香港核心竞争力。
【财华社讯】9月18日,据香港政府新网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政府会确保本地就业优先,但他同时指出,本港整体劳动人口下降,要识别欠缺人手的行业输入劳工,并确保有关机制不被滥用。施政报告提出措施打击滥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的行为,即日起,计划下申请输入侍应生和初级厨师的人手比例会更严格。李家超今早出席联合电台节目时指,这两个工种占输入劳工人数约一半,要率先实施适当措施,动态留意情况。他表示,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下跌是不争事实,部分行业欠缺人手,确切定下哪些行业要输入劳工,实属必要。另外,就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施政报告提出会为北都不同产业园区度身成立一间或多间公司、法定或非法定专门机构。李家超指,北都面积占全港三分之一,不同地段推动不同产业,因此要成立多间公司,并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工作组作出相关研究。至于施政报告提出以按实补价减低北都补地价资金成本,即地契修订过程中,视乎地块情况,容许业主无须按规划地积比率上限计算的最高楼面进行补地价,改以实际兴建楼面及实际用途厘定应缴补价。
财华社2025年9月18日讯,昨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2025《施政报告》(下称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全面部署北部都会区发展、金融、贸易、科技、人才、教育、民生、绿色转型及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融合等核心议题,展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下称政府)在国家『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精准回应本地需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决心与能力。
财华社2025年9月17日讯,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报告以绿色为封面颜色,主题是「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财华社9月12日讯,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李智深就「2025-26施政报告」发表以下前瞻观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9月17日将于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楼市以及北部都会区发展预计将成为市场焦点之一。
【财华社讯】7月16日,香港特区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濂今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立法会四题: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提问答覆:香港经济稳健增长,2024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升幅为2.5%,2025年第一季则按年上升3.1%,较七大工业国2025年第一季的平均升幅1.5%明显为高。股市方面,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升20%。股市交投和新股市场活跃,上半年每日平均成交额约为2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上半年集资额超过1070亿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然而,由于旅客和市民的消费模式转变,一些行业,例如传统零售和餐饮业,仍面对较大挑战。在公共财政方面,2025至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了强化财政整合计划,以节流为主、开源为辅,逐步把政府帐目回复平衡。根据中期财政预测,政府的经营帐目在2025至26年度大致达致平衡,并从2026至27年度起恢复盈余;非经营帐目由于提速推展北部都会区及其他与经济民生相关的基本工程,预计在中期预测期內均会出现赤字,但赤字由2026至27年度开始逐年下降。计入发行债券净所得后,政府综合帐目在2028至29年度起将恢复盈余。
【财华社讯】4月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31日讯,香港特区发展局就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新田科技城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共收到22份意向书。发展局表示,提交意向书的企业/机构包括本地和內地发展商、承建商、综合企业和电商物流公司。发展局将全力推展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陆续进行招标。
【财华社讯】3月13日,据香港政府新闻讯,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3月12日出席香港青年协会网上直播节目时表示,除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也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财政预算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着墨颇多,也提出将人工智能发展为关键产业。他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具有优势,而人工智能也可赋能其他不同产业升级转型,相关发展需要资金、数据和人才。特区政府过去数年吸引人才不遗余力,北部都会区可让来港企业落户,也将成为香港发展创科、人才汇聚之地。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