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恒投证券(01476.HK)公布,于2025年9月9日,公司已完成公司名称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中文公司名称由“恒泰証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融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而英文公司名称由“HENGTAI SECURITIES CO., LTD.”变更为“Financial Street Securities Co., Limited”。
【财华社讯】翠华控股(01314.HK)公布,于2020年5月26日,集团透过机场管理局的招标获授牌照经营位于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的授权经营食肆,为期60个月,其将于2025年10月28日届满。由于集团未能透过机场管理局的招标取得授权经营食肆的续期,授权经营食肆将于届满日期或前后终止营运。于2025年3月31日,集团于香港、澳门、中国內地及新加坡经营合共72间餐厅。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授权经营食肆产生的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8%。董事局认为,关闭授权经营食肆将不会对集团的营运及业务表现造成任何重大影响。
【财华社讯】中国同辐(01763.HK)公布,公司独立自主研制的新型Su π one13C呼气分析仪顺利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技术的自主突破,为幽门螺杆菌诊断提供更可靠、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新型Su π one13C呼气分析仪检测结果稳定,检测效率高,一组样本的检测时间从行业最少2分钟缩短至30秒。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财华社讯】君实生物(01877.HK)公布,公司产品重组人源化抗IL-17A单克隆抗体(代号:JS005)在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关键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JS005-005-III-PsO)中取得阳性结果,共同主要研究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均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公司计划将于近期向监管部门递交该产品的上市许可申请。
【财华社讯】美中嘉和(02453.HK)公布,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再度取得重要进展,基于自主研发的优化大模型,成功构建了自主进化的多模态智能体架构,打造了顛覆传统的智能体检报告系统,并已在合作机构开始试用。该系统采用顶级专家思维链模式,持续学习并实时更新医学前沿知识,全面分析用户体检影像、检验、病史等多模态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通过消除人为偏差,精准定位复合型健康风险,该系统极大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并支持远程医疗节点实时联动,秒级完成专家级报告生成。
【财华社讯】石四药集团(02005.HK)公布,集团已取得精氨酸培哚普利片(10mg);黄体酮注射液(Ⅱ)(1.112ml:25mg);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20ml:100mg);氯化钙注射液(10ml:1g);复方电解质醋酸钠注射液(500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V)(500ml);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3ml:0.63mg)七个药品的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财华社讯】一脉阳光(02522.HK)公布,于2025年8月25日,中国证监会已受理公司就公司若干股东所持公司104,183,758股未上市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25.98%)的H股全流通提交的备案申请。于9月4日,H股全流通仍有待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包括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通知以及转换及上市。
【财华社讯】绿城中国(03900.HK)公布,2025年8月,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取得销售1885套,销售面积约27万平方米,当月销售金额约为106亿元(人民币,下同),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38,610元。2025年1-8月,绿城集团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277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957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637亿元。于2025年8月31日,另有累计已签认购协议未转销售合同的金额约31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17亿元。2025年8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取得销售面积约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95亿元。2025年1-8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45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为606亿元。综上,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732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563亿元。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