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2月份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财华社讯】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总体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持续恢复态势。现阶段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财华社讯】4月27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01.5亿元,增长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3.5亿元,增长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09.7亿元,下降0.3%。1—3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204.4亿元,同比下降25.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0826.4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062.8亿元,增长5.4%。
【财华社讯】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重点围绕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数智化转型推广、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三个维度,确定了未来三年应实现的包括标准制定、设备研发、场景打造、企业培育、园区建设、平台建设、服务商培育等在内的十类具体目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截至2025年3月28日 13:27,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930939)下跌0.49%。500质量成长ETF(560500)下跌0.51%,最新报价0.97元,盘中成交额已达450.73万元。
【财华社讯】3月27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7亿元,同比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39.2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4.6亿元,增长4.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9.9亿元,下降9.0%。
【财华社讯】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通知。建设目标: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财华社讯】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拓展用户侧储能多元应用。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鼓励城镇供热合理配置新型储能。依托“光储充换检”综合性充换电站建设,发挥新型储能在车网互动等新模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发展个性化、定制化家用储能产品。
【财华社讯】12月27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74.8亿元,同比下降4.7%(按可比口径计算)。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87.7亿元,同比下降8.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43.0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62.9亿元,下降0.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649.1亿元,下降1.0%。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3%。
【财华社讯】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显示,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0万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6%;高端装备制造业1.45万个,占15.1%;新材料产业2.04万个,占21.3%;生物产业1.49万个,占15.5%;新能源汽车产业0.32万个,占3.3%;新能源产业1.17万个,占12.2%;绿色环保产业1.63万个,占17.0%;航空航天产业0.12万个,占1.3%;海洋装备产业0.02万个,占0.2%。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