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跌0.43%,创业板跌1.09%,科创50指数涨0.9%。两市超1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约2.52万亿元。
9月12日,大盘表现疲软,工业金属、尤其是铜相关概念股集体飙涨,截至发稿,电工合金(300697.SZ)涨16.70%,盛达资源(000603.SZ)、北方铜业(000737.SZ)涨10%,云南铜业(000878.SZ)、江西铜业(600362.SH)大涨。
截至2025年9月11日 13:13,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399395)强势上涨1.57%,成分股铂科新材(300811)上涨13.16%,东阳光(600673)上涨7.03%,中国稀土(000831)上涨5.61%。
截至2025年7月21日 10:34,雅化集团(002497)、盛和资源(600392)10cm涨停,东方锆业(002167)上涨8.18%,西藏矿业(000762),北方稀土(600111)等个股跟涨。稀有金属ETF基金(561800)上涨2.06%。
截至2025年5月14日10:20,有色ETF基金(159880)冲击3连涨。
【财华社讯】2月19日,瑞银投资银行研究部发布研究报告称,继续看好黄金,预计今年后期金价或升破3200美元,之后逐步回落,未来几年将在高位企稳。瑞银投资银行贵金属策略师Joni Teves表示:「在2024年错过多次(短线/涨幅不多)买入机会后,投资者可能对重复相同的模式持谨慎态度,如今可能希望趁回档更早地入场。」Joni Teves认为银和铂都受益于与黄金的正相关性和良好的供需基本面。不过,银作为贵金属和工业金属的双重属性可能加大其波动性。另外,特朗普于2025年2月10日宣布根据232条款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铝征收25%的关税(之前关税为钢铁25%/铝10%)。但由于对美出口有限且关税已较高,瑞银投资银行研究部认为这对中国钢铁/铝出口的影响有限。瑞银中国基础材料行业研究主管丁月丽表示:「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89万吨钢铁和26万吨铝产品,不到中国总产量的0.1%和0.6%。」此外,丁月丽看好铝、铜及黄金,对煤炭、钢铁/水泥及消费建材则持较负面观点。
【财华社讯】8月11日,沪深三大指数低开后走势分化,沪指在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推动下震荡收平,创指则跌近1%,两市红多绿少,赚钱效应较好。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报3532.62点,深成指跌0.24%报15021.17点,创指跌0.91%报3437.06点。两市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8.15亿元。盘面上,储能板块持续大涨掀涨停潮,银行、地产等权重股回暖,氢燃料电池、储能概念、充电桩、特高压全天大涨,煤炭、钢铁、军工、稀土永磁、工业金属表现强势,锂电等板块修复,而医疗行、食品饮料、白酒股回调,券商、医美、新冠检测、鸿蒙等板块下跌。
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流动性持续处于宽松状态,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稳步复苏,需求快速扩张,全球通胀预期提升。以铜为首的工业金属,迎来近年罕见的超级周期,铜价创下2021年上半年可以说是有色金属板块的高光时刻,多数有色产品价格上涨,行业盈利大幅提升。同时,叠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清洁能源长期需求前景乐观,光伏、风电、储能及
春节期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躁动不已。工业金属期货持续上涨,铜价创8年多新高,锡价创近8年新高,镍、铝、铅等均不断上行。国际油市的热情也被点燃,创下1年多新高。部分贵金属和农产品表现活跃。机构指出,2021年上半年核心驱动包括:工业品补库周期持续;国内债务周期进一步上行见顶;通胀预期上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优于下半年。
据上海金属网7月18日消息,美国铝业公司削减全球铝需求预测,预计全球铝需求增长1.25%至2.25%,以前估计为增长2%至3%;预计全年全球铝供应赤字100万至140万,此前预测150万至190万。这是美铝业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全球铝需求预测,增加了对贸易摩擦正在侵蚀工业金属前景的担忧。美铝仍然预测全年铝发货量280万至290万公吨,仍然预测全年氧化铝发货量1,360万至1,370万公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