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本面: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截至10月16日,纳入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9.9%。燃煤电厂耗煤量本月累计同比增长6.9%。
产业基本面:10月以来北方寒潮天气来袭,气温快速下降,电厂日耗环比大幅回升,在去年冬季用电量低基数效应下,今年冬季用电需求或将出现同比明显改善。
【财华社讯】华润电力(00836.HK)公布,2025年9月附属电厂售电量为17,152,768兆瓦时,同比减少8.0%,其中,受天气及电厂检修等因素影响,附属火电厂售电量为12,980,739兆瓦时,同比减少9.2%;因风速下降,附属风电场售电量为3,081,795兆瓦时,同比减少13.4%;附属光伏电站售电量达922,421兆瓦时,同比增加49.7%。2025年首九个月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到160,841,703兆瓦时,同比增加4.2%。
【财华社讯】9月28日,赣能股份(00089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火力、水力和新能源发电。通过加强对煤价走势的科学研判、积极扩宽采购渠道、动态管理库存等方式,多措并举降低燃料综合成本。公司目前未涉及虚拟电厂相关业务。
【财华社讯】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其中提出,公共电网提供稳定供应保障服务。对电源、负荷、储能等作为整体与公共电网连接,形成清晰物理界面和安全责任界面、以新能源发电为主要电源的就近消纳项目,公共电网按照接网容量提供可靠供电等服务,保障其安全稳定用电。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项目应当具备分表计量条件,由电网企业在发电、厂用电、并网、自发自用、储能等关口安装计量装置,准确计量各环节电量数据。
【财华社讯】华润电力(00836.HK)公布,2025年8月附属电厂售电量达约2073.34万兆瓦时,同比增加8.9%,其中,附属风电场售电量约297.79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9.4%;附属光伏电站售电量达约100.2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30.1%。2025年首八个月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约1.44亿兆瓦时,同比增加5.9%,其中,附属风电场累计售电量达约3227.2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3.2%;附属光伏电站累计售电量达约616.6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33.2%。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财华社讯】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财华社讯】中国电力(02380.HK)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238.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9.87%;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约25.87亿元,同比增长0.65%;每股基本盈利0.21元。不派息。2025年上半年,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轻微增长1.16%至28.3亿元,主要来自风电及火电板块。风电板块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火电板块则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及实施有效的煤炭采购措施。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发电厂的合并装机容量为53,940.6兆瓦,同比增加11.61%。集团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容量为44,120.6兆瓦,约占总装机容量81.79%。
【财华社讯】8月21日,奥 特 迅(00222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虚拟电厂及HVDC应用技术已颇为成熟。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