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43%,报21303.51点,恒生科指跌0.67%,国企指数跌0.40%。
【财华社讯】4月18日,中泰国际17日发布2025年4月港股市场策略展望,南向资金持续发挥港股"稳定器"功能,年初至4月11日累计净流入达5,812亿港元,占去年全年规模的71.9%。欧美长线资金因地缘风险维持低配,而港股通持续净流入支撑,市场结构正逐步重塑。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指仍能企稳于1月底DeepSeek问世的支撑点,说明人工智能的逻辑仍然支撑港股。港股及离岸中资股估值已回落至具支撑力水平。当前估值韧性依赖于两大政策变量的边际改善:1)外贸对冲工具箱:若财政政策能通过扩大刺激消费改善居民收入、基建投资等方式对冲出口下行压力,将缓解盈利预期局部下修风险;2) 金融争端防线:中美若维持现有外贸、科技竞争但不完全脱钩,不升级至金融争端的态势,则离岸市场流动性压力可控。若上述条件成立,恒指在20,600点附近或逐步企稳,但二季度估值修复空间受制于企业盈利调整压力及地缘政治风险。
2月26日,港股市场做多情绪重燃,三大指数纷纷展开凌厉的上攻态势。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3.27%、3.46%;恒生科技指数飙升4.47%。
2月21日,港股市场做多情绪高涨,三大指数纷纷展开凌厉的上攻态势。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3.99%、4.14%;恒生科技指数更是飙升6.53%。
2月20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其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滑1.6%、1.66%;恒生科技指数大跌3.04%。
2月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大反攻,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83%,国企指数涨3.51%,恒生科技指数涨5.06%。
在连续上涨6个交易日后,1月22日,港股三大指数迎来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63%,国企指数跌1.96%,恒生科技指数跌2.4%。
1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反攻。其中,恒生指数涨1.83%,重返万九关口;国企指数涨2.1%,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08%。
12月31日,港股行情迎来2024年的收官之战。年内,恒生指数累计涨幅17.67%,国企指数累涨26.37%,恒生科技指数累涨18.7%。
10月18日,港股三大指集体大反攻。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3.61%,国企指数涨4.07%,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77%。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