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9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在会上表示,作为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和深化自由贸易的标志性成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打造包容、现代、全面、互利的自贸协定,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的确定性。中方将与东盟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进各自国内签署批准程序,推动年底前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财华社讯】9月5日,据商务部网站发布,9月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京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王文涛表示,中方愿同新方一道推动全球治理倡议落实,加强区域合作,高质量实施中新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如期签署,办好2026年APEC会议,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财华社讯】9月4日,信息发展(30046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海南自贸区已率先布局北斗规模化应用,业务涵盖车载智能终端装机、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建设、保险科技风险降赔以及智慧交通管理等方向。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北斗自由流相关立法与示范工作,推动自由流收费、智慧治理等场景应用落地。依托海南自贸区政策优势,公司也在探索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与价值转化。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批复,“江苏系”创新药龙头开启新纪元。
摘要:2025年8月12日,分拆自森大集团、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机场自贸区的乐舒适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合保荐人是中金、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
受海南自贸港“封关”利好刺激,7月24日,港A两市相关概念股迎来狂欢。据富途牛牛数据显示,截至发稿,A股市场,海南板块指数一骑绝尘,飙涨8.89%;海南自贸区概念板块掀起“涨停潮”。
【财华社讯】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商务部部长助理袁晓明在会上表示,支持海南自贸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市场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等深化制度创新,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商务部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同时,还推动设立了全岛自贸试验区、全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与海南省共同办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我们将继续支持海南做强各类开放平台,持续放大“1+1>2”的叠加效应,更好释放政策制度红利,形成更多改革开放成果。
【财华社讯】7月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成效及复制推广有关情况。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杜朝新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开展更多的探索,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引领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为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财华社讯】6月1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启动2025年自贸协定实施系列宣介活动。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作视频宣讲。首期线上宣介活动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主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驻东盟使团及RCEP成员使馆经商机构,以及有关商会和企业等,共计2.4万余人参加。李成钢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工作。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对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碎片化风险上升,自贸协定对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秩序作用愈加凸显。希望相关地方、驻外经商机构和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深入做好自贸协定实施等工作,充分挖掘协定市场潜力和产供链机遇,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财华社讯】4月11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日印发《2025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指导在沪金融机构有效传导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引》要求,要积极发挥金融支持促消费作用,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推动消费场景和消费信贷深度融合,深化对汽车、家装、家电等大宗消费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本市商圈升级改造、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升级等优质消费场景建设、升级、改造、运营的信贷支持。要扎实推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增量扩面,加强商行与投行联动,持续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要积极参与支持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五个新城”、G60科创走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等建设,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期信贷资金供给,积极探索自贸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加大稳外资稳外贸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跨贸再融”试点政策,为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以及境外参展办展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