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全球顶级机构的持仓情况曝光,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伯克希尔减持苹果、首次买入谷歌;桥水大幅减持科技股,加仓标普500ETF;高瓴继续重仓中概股,大举加仓阿里巴巴。这些机构的调仓背后,藏着什么投资逻辑?
近期,刚于8月20日登陆港交所的全球碳化硅(SiC)衬底龙头——天岳先进(02631.HK)股价反复活跃,市场关注度与讨论度显著升温。
众所周知,近两年,AI是资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概念。在美股市场,英伟达(NVDA.US)市值已经突破4.7万亿美元,博通(AVGO.US)等多股也因为AI而大幅飙升。
在科技股浪潮席卷资本市场的2025年,一家名为英诺赛科(02577.HK)的半导体公司以其惊艳的表现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当华尔街为AI领域3,750亿美元(瑞银数据)的年度烧钱规模直冒冷汗时,软银的一笔操作让整个资本圈炸开了锅:果断清仓已经赚的盆满钵满、截至2025年7月27日止12个月净利润增长近六成的英伟达(NVDA.US),转而All in在2030年前难见盈利曙光的OpenAI身上。
11月11日,号称“碳化硅第一股”的天岳先进(688234.SH)大涨6.21%,刚登陆港股不久的天岳先进(02631.HK)今日亦大涨9.31%。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