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控股(00005.HK)这波真的支棱起来了!从谷底一路逆袭,不仅稳稳找回疫情前的状态,今年更是火力全开,妥妥的“红底股” 本色大爆发——上周股价直接冲上100港元,这波反弹看得人直呼过瘾!
【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动ETF(159545)+红利低波动ETF(563020)】凭借其基金合同分红条款设计,风险降低,收益来源多元化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当下财富管理的明智之选。
居民财富配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感召下,兴业银行持续擦亮“财富银行”金色名片,加快财富业务转型,集团全产品谱系更加完备,综合理财能力领跑同业。
【财华社讯】7月18日,毕马威发布的《资产管理和私募股权展望》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香港正透过具针对性的税制改革、强劲的IPO市场和渐进式的虚拟资产监管,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亚洲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2024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上升13%,达到35.1万亿港元。香港积极消除现行税制中的分歧,推动创新并响应中国內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有效抵御市场动荡,并长期吸引全球资本。近期,香港对统一基金免税(UFE)制度进行优化,扩大豁免范围至私人信贷等另类资产。这些优化措施确保基金实体及特殊目的实体(SPV)保持税收中立,防止意外的税收流失,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同时,香港在监管和支持虚拟资产行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备受关注,预计2025年将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一年。随着本地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数量的增加,以及监管机构持续为虚拟资产交易活动提供明确指引,香港在规范和合法化这一行业的进程中取得了显着进展。
作为国际金融枢纽,香港依托内地庞大的经济腹地,凭借成熟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高度开放的营商环境,持续吸引全球资本汇聚。
【财华社讯】7月16日,香港证监会今天发布《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指出香港作为卓越的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正步入佳境,去年其管理资产总值按年大增13%,净资金流入更急升81%。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总值升至35.1万亿元(4.53万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7,050亿元(910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尤其是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分项,管理资产按年增长15%至10.4万亿元(1.3万亿美元)。在香港注册成立的证监会认可基金亦展现稳健增长,其截至2024年底的资产净值增加22%至1.64万亿元(2,110亿美元),至2025年5月底更进一步上升21%至1.99万亿元(2,560亿美元)。这些基金的净资金流入于2024年达到1,630亿元(209亿美元),而2025年首五个月则为2,370亿元(305亿美元)。香港的资产管理人发挥其全球化投资管理能力,管理的资产中59%配置到中国內地及香港以外的市场。过去五年,他们的非股票投资提升了13个百分点至59%,反映出资产配置策略趋向更多元化,以应对急速变化的全球环境。
【财华社讯】7月15日,拓尔思(30022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银行领域,近期主要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风控、对公营销、内容管理等传统优势场景进行大模型与智能体的技术升级,已在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联等头部客户的大模型相关业务中陆续拿下重要订单。同时,公司在银行财富管理、国际信贷风控等创新场景已完成了数据精细切片、标引等高质量数据集与智能体集群的构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落地应用试点,推动银行场景化AI能力向创新场景深度渗透。
【财华社讯】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5.15亿港元至5.95亿港元之间,同比上升161%至202%。该预期增长主要由于集团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及交易及投资等核心业务收入大幅上升。
【财华社讯】7月7日,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在“投资管理”领域位列全球第一。政府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反响热烈,截至2025年6月底,已接获超1500宗申请,预计带来超460亿港元投资,670余名申请人获正式批准。同时,政府正壮大财富管理及家族办公室人才库,包括推行人才培训先导计划,将相关专才纳入“人才清单”。在推动家族办公室来港落户方面,投资推广署的家族办公室团队截至今年五月已协助超过19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另有约150间家族办公室表示正准备或已决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应能达成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在2022年至2025年间协助不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的目标。此外,政府还优化基金税制、公司迁册机制等,以吸引更多外地公司及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
【财华社讯】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居民就业增收,增强消费信心。强化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简化审批流程,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创业增收。加快推进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融资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增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