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7月25日,据央行网站24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健全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体制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等管理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推动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强化金融机构授信用信管理,优化完善金融供给机制。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推动,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强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激励奖补等方式运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增信功能,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融资。
【财华社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做好民营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作,进一步健全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政策体系。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合理增长。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信息共享、金融衍生品等的积极作用,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高效融资对接。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帮助金融机构提升融资对接效率。全面推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信贷资金精准直达信用白户、支早支小等普惠领域。
【财华社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财华社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38.6%,有力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实体企业的融资。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13.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7.3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6万亿元。债券融资继续向重点领域倾斜,我们的民营企业债券上半年发行3500多亿元,绿色、科技等相关债券发行超过1万亿元。2025年6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财华社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财华社讯】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从国际对比看,近些年持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断累积。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财华社讯】7月11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2025年5月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5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6%。人民币贷款余额12.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外币贷款余额808亿美元,同比下降2.9%。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75亿元,同比少增1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亿美元,同比少增2亿美元。
【财华社讯】10月18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16日上午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迅速行动,用好用足各项增量金融政策,逐项抓好政策落地见效。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加强利率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扎实组织做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整工作。实施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新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注重部门协调和业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
4月18日,央行发文称,货币信贷总量要稳。近年来,人民银行注重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9.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均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充分有力。未来,还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拉长时间、跨越周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別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发展基础好、经营结构稳健、具备可持续能力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加强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三农”领域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披露和政策评估。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