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金融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

【财华社讯】8月12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第二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会议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金融消费投诉情况,研究讨论了金融消费环境治理相关工作以及近期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安排等。会议强调,金融监管总局要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做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会商研判投诉形势,对金融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重点领域问题开展协同治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形成金融消费环境治理工作合力,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强化风险提示和集中整治;集约、高效开展9月金融教育宣传活动,采取有效的金融教育宣传方式方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共治,切实发挥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实效,推动金融消保和投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拓尔思:已在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联等头部客户的大模型相关业务中陆续拿下重要订单

【财华社讯】7月15日,拓尔思(30022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银行领域,近期主要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风控、对公营销、内容管理等传统优势场景进行大模型与智能体的技术升级,已在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联等头部客户的大模型相关业务中陆续拿下重要订单。同时,公司在银行财富管理、国际信贷风控等创新场景已完成了数据精细切片、标引等高质量数据集与智能体集群的构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落地应用试点,推动银行场景化AI能力向创新场景深度渗透。

2025-07-15 13:54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提示

【财华社讯】7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发布,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

【财华社讯】5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召开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络员会议。会议指出,第一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在金融消保和投保制度制定、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教育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同向发力、协同配合,取得较好成效。会议通报了各自监管领域近期出台的金融消保、投保相关制度以及统筹金融消保国际合作交流情况,研究了近期跨市场、跨领域金融消保问题以及金融教育相关工作安排等。会议强调,各联络员单位要加强工作交流,及时研判会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领域重大问题、苗头趋势等,增强监管的前瞻性、协同性和一致性,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和投保工作整体质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债务重组”的风险

【财华社讯】12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债务重组”的风险提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10月10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期间,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此次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28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既有金融行业落实监管政策,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提升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良好实践,又有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问题,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在落实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推动纠纷多元化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

2023-10-10 15:28

央行: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不得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针对近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现金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2月21日,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在谈及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意愿下降的问题时,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强调,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各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较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范一飞指出,现金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公共产品,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此外,现金在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金融普惠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需品。

银保监会: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政策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银保监会网站12月14日消息,银保监会党委召开会议要求,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政策。聚焦扩大内需战略,精准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满足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投资的资金需求。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指导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能源保供稳价。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促进共同富裕。持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金融服务保障。

中国央行等部门联合推出进一步降低支付手续费等措施

据中国央行网站6月25日消息,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推出降费措施,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让利。降费措施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惠及其他市场主体及金融消费者,兼顾减费让利和行业可持续发展,降费主体涉及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初步测算,全部降费措施实施后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其中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60亿元,有助于降低资金流通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2021-06-25 15:35

银保监会:“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专属产品 合作贷款不能用这一名称

6月3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银保监会非银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银保监会要求蚂蚁集团采取有效方式,保证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2021-06-04 08:18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