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0月14日,央行发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财华社讯】9月12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截至2025年8月27日14:30,涨超1.6%,芯片50ETF(51692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6124.16万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4月以来,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较一季度大增267%。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
3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9月23日,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
截至2021年末,东莞农商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人民币5933.6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人民币4139.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人民币2981.15亿元,经营指标持续创出历史新高;2021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9.96亿元,同比增长7.88%。
【财华社讯】10月12日,沪深三大指数低开低走,两市个股上涨数不足800只,成交额继续萎缩,半日不足6000亿元,北上资金净卖出2.15亿。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1.04%,报3554.38点;深成指跌0.98%,报14226.22点;创指跌0.86%,报3168.73点。盘面上,题材概念整体表现低迷,电力、航空航天、钢铁、煤炭等板块大跌靠前。医美概念大涨,地产、银行、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小幅上涨。
【财华社讯】5月17日,沪深三大指数早盘大幅走高,三大股指持续上攻,沪指涨逾创两个多月新高,创业板指一度涨逾3%,不过市场二八分化严重,大盘股表现较为强势,两市个股近2700股下跌,跌幅超9%个股近50家。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1.02%,报3526.09点;深成指涨2.19%,报14519.87点;创指涨2.96%,报3123.47点。两市半日成交额逾600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38.69亿元。盘面上,半导体、汽车整车、超级品牌、医疗器械等涨幅居前,华为概念、海洋经济、车联网等板块表现较强,数字货币等前期热点延续调整跌幅居前,ST板块、券商、旅游等板块跟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是焦点话题之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金鹏辉在提案中称,建议加快发展碳市场。金鹏辉透露,由上海市牵头承担全国碳交易系统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过程中,计划于2021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交易。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实践。国家高度重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根据目前的设计规模预测,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如果考虑到期货等衍生品,交易额规模可达6000亿元人民币。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