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6月18日,据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SDR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在政治层面上面临着国际共识和驱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目前市场的规模、深度、流动性不足,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推动SDR成为国际主导货币,需要各成员国在政治层面凝聚共识,而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操作层面,需要优化机制安排,逐步扩大SDR的使用。在分配和发行机制上,目前IMF分配SDR主要用于危机应对,多采取一次性大额发行的方式。未来,可增加常态化SDR发行并扩大发行规模。在使用范围上,积极推动私营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在国际贸易、投融资活动中广泛使用SDR,发行以SDR计价的债券,提升SDR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并建立适应大规模使用的SDR结算机制。
【财华社讯】6月18日,据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主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
【财华社讯】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24年第四条磋商工作人员总结》显示,香港特区经济在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冲击后,正走向逐步但不均衡的复苏。面对持续的经济疲弱以及內外环境的不利因素,政策应致力于支持內需和缓解风险。政府当局实施更为渐进的财政整固计划属合适之举,有助于维持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当局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在中期增加和开拓政府收入,以应对与人口老化有关的支出压力,并为可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提供资金。尽管某些领域的金融压力需要加强监测和监督,但由于香港的金融体系具备充足缓冲、监管框架稳健,金融领域的风险似乎是可控的。快速的人口老化,加上物流和贸易服务领域的地区竞争加剧,凸显提高劳动力供应和生产力的需要,并通过发掘新的增长点来支持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增强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抵御能力和推进绿色转型同样至关重要。
各国央行应开展合作探讨进一步推动国际支付体系变革。2023年11月12日,由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数字技术助力智能金融发展论坛”在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举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处前处长、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S.Prasad)11月12日出席了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数字技术助力智能金融
7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2023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降至今年的3.0%。与2023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相比,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了0.2个百分点,2024年则保持不变。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文称,未来几个月,国际金融风险可能加剧,各国决策者应该更好地管理非银行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在其有可能扩散至新兴市场这一背景下。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