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广发宏观:出口竞争力强的商品有望获得长期出口份额的提升

日期: 2021-04-21 13:21

广发证券发布报告,2020年,WTO口径下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14.7%,创下历史新高;四个季度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1.1%、16.7%、15.8%和16%。广发将疫情后的供需和出口份额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6月之前为第一阶段,中国和全球经济疫情及修复的错位,以及这一背景下国内外供给能力的差异起主导作用,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上升;2020年6月开始为第二阶段,中国出口份额在一定的区间内水平震荡,但全球贸易总量扩张,贸易和出口份额的重点回到需求侧。

报告认为,市场有一种担心是存在第三个阶段,即随着海外供给能力的修复,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下降,从而导致虽然全球贸易不错但中国出口增速偏低。对此广发的理解是:一)从OECD生产指数来看,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修复已经进入后半程;二)从经验数据看,生产恢复程度和能力是各经济体抢占出口份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三)海外供给的修复程度与中国的出口份额并不是线性的关联关系,2020年四季度海外供给恢复比三季度更好,中国出口份额反而有小幅提升。

疫情通过需求路径影响各经济体出口份额变化,一个大的逻辑是,疫情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正向冲击,如办公用品、防疫用品;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负向冲击,如原油、服装。经济体出口结构中受正向冲击商品占比越高、受负向冲击商品占比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份额的改善。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需求从需求层面支撑了2020年东亚经济体出口份额的提升。

2020年下半年开始,虽然中国在办公用品、家电、家具的出口份额上都形成了新平衡,但这个新平衡相较于疫情前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办公用品和家电市场份额的疫后新平衡高于疫前水平,且办公用品的份额改善要大于家电;而家具市场份额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回到与疫情前相当。即疫后出口份额的新平衡水平与出口竞争力强弱密切相关,出口竞争力越强的商品,越能够通过疫情的一次正向冲击,获得长期的出口份额提升。

对于2021年外需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中国出口,广发主要考虑四个部分的结构性影响:一是原油及矿产品价格和需求上行将抬高原材料出口国的贸易数据,边际上挤占我国份额;二是去年边际贡献较大的防疫用品面临需求减少和基数抬升;三是去年至今一直景气度较高的办公用品未来将有变化;四是海外需求主线向“出行经济”(燃料、服装)和投资活动(钢铁、机械设备)转换。

在全球货物贸易同比增长8%,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19万亿,中国出口份额回落至15.3%(各类商品出口份额假设经过贸易权重调整加总;2020年后三季度均值为16.2%)的中性假设下,对应2021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2.1%。在去年基数并不算太低的背景下,这一增速对应一个出口大年。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