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香港经济智库主办,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香港新质生产力论坛之建设世界一流资本市场论坛”在香港中银大厦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政商学界精英,围绕香港资本市场改革、创科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香港建设全球一流资本市场献计献策。
在论坛上,原香港交易所副行政总裁姚嘉仁先生做了题为《对标一流资本市场,香港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路径》的专题演讲,探讨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
姚嘉仁先生指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位居世界前列,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势明显,市场的整体活跃度也获得显著提升,大幅强于两三年之前,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香港政府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
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持续增持港股交易港股,港股市场的交易额、港股通流入资金都大幅高于之前市场低迷时候,期交所的期货、期权交投量也显著高于之前,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得到大幅改善。与此同时,在市场大幅回暖的情况下,大量国际投资者也回流到香港,因此IPO市场也大幅回暖。
在改革方面,姚嘉仁先生认为,过去几年,香港政府监管机构跟业界同心协力的积极推动了一系列成功的改革。首先,就是互联互通的规模扩大,从股票通,到债券通,然后有互换通,后面还有理财通,这已成为了香港特有的优势。此外,港股市场针对不同产品的改进,尤其是ETF的做市机制、生态圈的建设、衍生品品种的发展等也同时取得了良好效果。还有,港币人民币双柜台的引入等措施也提升了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姚嘉仁先生还表示,虽然相较于美国资本市场而言,香港的资本市场依然很小,但潜力巨大。香港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互联互通的发展,对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这恰恰也是建基于一国两制的成功。
姚嘉仁先生也指出,市场及业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更好地服务内地和全球的投资者,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离岸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等。
面对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问题,姚嘉仁先生表示,这些会对香港产生重要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强大的一国两制制度下,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靓丽并辽阔,因为香港具有国际化的人才、法律、成熟的基础建设等优势。
不过,全球局势的改变也给了香港资本市场和从业人员一些很重大、很新的课题。第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内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根本需要。第二,如何更好地应对国际形势改变,以及可能带来的冲击,也就是金融安全问题。第三,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内地跟全球投融资改变的需要。
关于这些新的课题,姚嘉仁先生分享了一些个人的想法。第一,是要全面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减低摩擦成本,增强整体国际竞争力。如进一步发展香港做市商制度,给尤其是容许内地做市商一定资本额度,来提供香港市场产品和离岸人民币产品的流动性和活跃度;第二,如何深化大湾区的协同效应,释放大湾区的潜在能量。诸如如何突破壁垒,简化监管,实现大湾区硅谷和华尔街的协同效益;第三,全面拓展全球范围的合作对象。第四,完整完善人民币生态圈。第五,强化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