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7月3日,根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香港银行业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持续面临挑战,香港银行业仍在2024年展现稳健增长与营运韧性。该报告深入分析香港银行业2024年的整体表现,并探讨包括地缘政治、信贷风险、数码资产创新及人工智能转型等影响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报告显示,受调查的香港持牌银行2024年总资产增长4.5%,达24万亿港元;营运利润(扣除减值前)亦增长7.8%,达3,180亿港元。面对贷款需求疲弱和净息差收窄,银行业持续专注于成本控管与营运效率提升。
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別行政区银行业高级合伙人马绍辉(Paul McSheaffrey)表示:“面对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香港银行业仍展现强劲的韧性。这有赖业界长期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资本管理及数码转型投资,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市场波动,并保持国际竞争力。”
2024年总贷款及垫款减少2.3%,而客户存款总额则增长4.1%。银行资产质素面临压力,不良贷款比率从1.65%上升至2.15%,主要是由于商业地产及整体房地产行业持续面临挑战。然而,大部分银行仍积极推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分散投资组合风险及利用数码工具加强前期风险预警能力。
正如毕马威在上年的《香港银行业报告》所预测,银行业会持续面对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局势升温及中国內地经济压力等多重挑战。
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別行政区中资金融机构主管合伙人方海云指出:“虽然香港经济在2024年展现韧性,但中美自2025年4月起互相加征对等关税,为以贸易为主导的香港经济带来更大的下行风险,亦令经济前景变得不明朗。银行业在应对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宏观经济挑战时需继续提高警惕。审慎的资本管理、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及重新聚焦亚洲新兴市场机遇,将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该报告亦指出银行业在数码创新方面的进程。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致力推动区块链技术于银行业的应用,其标志性的“Ensemble 项目”旨在透过探索使用批发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wCBDC),促进代币化资产结算。在零售方面,数码港元(e-HKD)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金管局正测试零售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的实际应用,亦已落实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为公众及投资者提供更佳保障。
香港银行亦加快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別是代理式AI(Agentic AI),协助提升营运效率、风险管理及合规水平。
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別行政区金融服务科技咨询合伙人莫凯乔表示:“代理式AI的发展速度超乎预期。虽然香港银行业审慎应对潜在风险,但普遍对此项技术表现积极,并正加快采用步伐。本港银行若能在推动代理式AI应用上采取策略性及数据为本的方法,将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毕马威中国香港特別行政区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宋家宁表示:“AI已为香港银行业带来实质而且可量化的价值。不过,银行业必须妥善应对与管治、风险及信任相关的疑虑。建立值得信赖的AI系统,对于维持公众信心及确保香港银行体系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数码转型方面走得更快的机构或将更具优势,而其他机构可能需要先在基础设施上缩窄差距,才能扩大AI应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