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特朗普挥舞关税大刀,近日又砍出新战绩——
当地时间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大规模协议,其中包括对日本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15%的对等关税,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协议。
特朗普还表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特朗普称,日本将“开放他们的国家,包括汽车和卡车、大米和某些其他农产品,以及其他东西的贸易。”
日本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大米和汽车是本次美日贸易谈判中的重点,双方围绕其争议不少,一度僵持不下,目前既然达成协议,“懂王”自然是颇为开心的。
相较于日本妥协,欧盟却相当头铁,表示若无法与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欧盟启动反制措施。
日本首相决定辞职!欧盟硬钢到底
而今天(当地时间7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与美国就美方向日本征收15%的关税达成一致。日美双方就通过日本企业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加强与美方供应链合作、保障经济安全,达成一致。石破茂表示,在日本现行的大米“最低准入制度”下,增加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此举不会牺牲日本农业。
在宣布关键的贸易谈判之后,石破茂表示已决定辞职,将在8月结束前正式表明辞职意向。
除日本外,其他部分亚洲国家亦达成关税协议。特朗普近日表示,宣布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称,菲律宾将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
此外,特朗普还表示,美国与印尼达成了贸易协定,将对印尼商品征收19%的关税。印尼将向美国供应关键矿产,印尼将取消99%的关税壁垒。印尼将购买波音飞机、美国农业产品和能源。
也有部分国家仍在艰难谈判之中。马来西亚政府正寻求将特朗普拟加征的关税税率降至20%,但拒绝在电动汽车政策及外资持股限制等关键领域作出让步。
近日,巴西总统卢拉在谈及美国对巴西产品加征50%关税时表示,正与美方进行谈判,若特朗普不改变想法,双方“关税战”或将打响。卢拉强调,特朗普对“贸易顺差”事实缺乏认知,过去15年巴西对美国贸易逆差达到4100亿美元。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将在谈判桌上与特朗普政府据理力争,确保获得对加拿大最有利的贸易协议。
欧盟方面则是个“硬骨头”。当地时间22日,法国工业与能源部长马克·费拉奇表示,若在8月1日前未能就关税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欧盟将启动反制措施,对价值超过90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费拉奇称,欧方须调整策略,展现更强硬、可信的立场。
此外,欧盟外交官透露,若欧盟无法与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等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正考虑对美国服务领域采取广泛的“反胁迫”措施。
据悉,欧盟目前尚未对美使用2023年推出的反胁迫机制(ACI),该机制允许欧盟27国对逼迫成员国改变政策的“第三国”实施报复,范围远超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被外界视为“终极威慑手段”。
关税阴云密布,机构表示担忧
特朗普看似“懂王”巡山所向披靡,实则危机四伏,其关税政策一直备受外界的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有迹象表明,关税的影响可能已经体现在经济报告的细节之中。这一政策可能会扰乱供应链,推高通胀,并减缓全球经济增长。
近日通胀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涨幅加快,而家具和服装等易受关税影响的品类表明,企业正开始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外,华尔街资深人士近期发出警告,投资者可能低估了关税风险。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亦表示,资本市场存在自满情绪,关税积累的风险并未被充分意识到。
当地时间7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进口关税的做法或将进一步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报告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将在短期内减少全球需求,导致进口价格上涨并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此外,关税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削弱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报告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可能导致各国通过进一步提高贸易壁垒,来应对日益加剧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地缘经济分裂加剧,这对全球经济的损害将是持久的。
而在7月21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称,政策风险给美国信用前景蒙上阴影。惠誉在年中更新中,将美国2025年25%行业的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预期利率将长期维持在高位。
惠誉表示,近期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凸显了美国财政前景面临的长期挑战,并将给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带来压力。税收法案和先前减税措施的延长相结合,很可能使美政府总赤字保持在GDP的7%以上,并在2029年将债务与GDP之比推高至135%。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