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港股恒指及A股沪指联袂上涨,前者站稳25500点,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后者一度触及3600点关键点位。
在交投情绪高涨市况之下,港股游戏板块获得资金流入较为明显,板块大涨4%。其中,“股王”腾讯(00700.HK)贡献最大,资金流入最为显著,全天大涨4.94%,报552.0港元/股,创2021年6月以来新高。
紧随其后,金山软件(03888.HK)涨3.89%,网易-S(09999.HK)涨2.59%,哔哩哔哩-W(09626.HK)涨2.33%,心动公司(02400.HK)涨1.56%。
但论单日涨幅,发布盈喜的飞鱼科技(01022.HK)涨幅最甚,大涨49.15%。
A股方面,游戏板块涨势虽不如港股,但依旧有多家游戏股录得不错涨幅。
ST华通(002602.SZ)涨4.22%,吉比特(603444.SH)涨3.14%,三七互娱(002555.SZ)涨1.73%,完美世界(002624.SZ)、巨人网络(002558.SZ)、冰川网络(300533.SZ)纷纷跟涨。
从消息面看,今日游戏股集体走强,得益于多方利好的催化。
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5年7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7月共127款游戏获批。同月,共有7款进口游戏获批,合计发放游戏版号134个。
在国产网络游戏方面,腾讯控股的《召唤大冒险》、吉比特的《大荒有妖兽》、巨人网络的《名将杀》、恺英网络的《荒野守则》、冰川网络的《奇迹建造师》、三七互娱的《奇谋三国》、ST华通的《奔奔王国》等均获批。
进口版号方面,网易旗下子公司运营的《暗黑破坏神 IV》与《漫威秘法狂潮》;腾讯旗下全资子公司运营的《终极角逐》等产品也拿到了版号。
2025年以来,游戏版号保持每月一次的发放频率。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有946款新游戏拿到版号。其中884款为国产游戏,62款为进口游戏。
市场分析称,随着游戏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叠加国内的游戏创新,游戏业逐渐恢复了快节奏的发展步调。
此外,暑期档是每年游戏厂商最为重要的窗口期之一,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作以吸引玩家大量RPG、社交类型产品相继上线。市场分析,相较于用中重度玩法挑战玩家的多巴胺,目前来看,暑期新的手游产品更倾向于强剧情、适度社交来留住玩家,提升游戏生命周期及盈利预期。
除此之外,港股游戏公司业绩基本面也呈现向好形势,预告中不断兑现市场预期,为此轮游戏股上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7月23日,飞鱼科技盈利公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取得除税后纯利约5500万-7000万元,而上年同期除税后亏损净额约200万元。这主要源于公司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步两步”游戏迎来回收周期,收益大增。此外,飞鱼科技于非上市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也由上年亏损转为收益。
无独有偶,创梦天地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将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背后原因系公司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利润率的提升。
当前,其他港股游戏股尚未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市场正翘首以盼。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腾讯、网易这两大游戏巨头业绩预期,多机构多持乐观态度,进一步佐证了游戏行业的稳健发展态势。
中银国际预计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和毛利将分别同比增长12%和17%,高于市场预期1%和2%。其中,线上游戏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国内19%、海外17%)。
汇丰研报,预期网易第二季财报表现稳健,目前预测收入按年增长11%,当中PC游戏收入料大幅增长64%,手机游戏收入恢复2%增长,将推动游戏收入整体增长约17%,与市场预期一致。
展望游戏后市行情,不少分析师抛出乐观论调。在他们看来,今年以来,游戏行业供给端显著改善,有利于优质内容的涌现,行业修复正持续推进,从而驱动板块景气度回暖。此外,AI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游戏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这也有利于产业长期价值的兑现。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