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港交所(00388.HK)新一轮交易机制改革正式落地。港交所发布最新通告称,确认于2025年8月4日推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
最低上落价位,指的是交易所买卖的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通俗来说,就如同把商品标价从“只标整元”改为“可标几角几分”,让买卖双方能更灵活地达成交易。
根据港交所公告,本次调整适用于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和股本权证等证券品种,但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债券、交易所买卖期权及结构性产品。
证券市场最小价格变动单位的第一阶段调整,涉及股价在10港元至50港元区间的股票及相关产品。其中,10港元至20港元的证券,最低变动单位从原本的0.02港元降至0.01港元;20港元至50港元的证券,最低变动单位从原本的0.05港元降至0.02港元,调整幅度分别为-50%和-60%。
例如,假设一只股票最新股价为30.05港元,过去下单时,买卖价格变动只能上下调整0.05港元(即30.10港元或30.00港元);此次调整后,买卖价格变动可上下调整0.02港元(即30.07港元或30.03港元),买卖差价显著缩小。
港交所表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为市场带来的好处包括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更有效率、优化价格发现。“此项举措反映了香港交易所持续致力优化市场微结构,以增加香港市场的竞争力。”港交所指出。
根据港交所计划,下调最低上落价位后将有六个月的观察期,第二阶段预计于2026年年中实施。在对第一阶段成效进行检讨且确认无不利影响后,第二阶段将正式实施。
第二阶段调整涉及股价在0.50港元至10.00港元区间的证券,其建议最低上落价位规划为:该区间证券原有最低变动单位为0.010港元,建议调整至0.005港元。
针对“评估第一阶段结果时会考虑哪些因素”这一疑问,港交所指出,将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相关检讨可能包括买卖价差变动、挂盘册深度及买卖盘讯息流量等指标。
港交所持续致力于提升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及国际竞争力,于2024年,港交所在多方面取得战略进展,包括落实多项提升市场微结构和上市机制的措施、启动了长远的平台发展计划、推出新产品及拓展新兴业务。
此次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改革,亦是港交所提升市场效率的关键一步。通过降低交易摩擦、增强流动性,直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吸引多元化资金、巩固香港在亚太区的定价权地位,但需平衡好效率与稳定性,防范过度金融化带来的风险。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