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于2025年8月21日发布研究报告《锅圈(2517.HK):在家吃饭专家,全方位创新驱动》,首次覆盖锅圈,并基于2026财年23倍预期市盈率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80港元,较当前股价3.56港元存在34.8%的上涨空间。
研报认为锅圈应享有更高估值,核心逻辑在于其四大优势:一是采用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能有效优化供应链效率、控制成本与产品品质;二是拥有庞大的门店网络,规模远超便利店、餐饮品牌及商超电商品牌,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与市场覆盖优势;三是具备强劲的品牌价值,同时拥有食品产品品牌与销售渠道品牌,在消费者端建立了双重认知与信任;四是销售增长速度更快,2024-2027财年预期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7%,增长动能充足。2022年实现零售销售额111亿元,市场份额3%;2024年锅圈在中国拥有10,15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约65亿元,利润2.3亿元。
目前锅圈产品矩阵覆盖火锅、烧烤、饮品、单人餐、即烹套餐、生鲜、西餐、零食八大品类,提供超过700个SKU(每年新增400个SKU),可满足家庭聚餐、露营、夜宵、单人食等多样化场景需求,尤其贴合低线城市年轻忙碌消费者“更多样、更快捷、更优质、更实惠”的餐饮产品需求。
锅圈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三大增长驱动力上,首先是采用消费者直连工厂的“C2F”模式,该模式为消费者、加盟商和供应商三方赋能,消费者可享受30分钟极速配送及部分门店24小时服务,依托6家专业化工厂和海底捞同款汤底供应商保障食品品质,且价格较美团小象低10%、永辉低40%、海底捞低80%;加盟商和供应商则受益于超1万家门店的规模效应,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并增强议价能力。
其次是产品创新,2024年“毛肚自由火锅套餐”7个月销量500万份、创收5亿元,成功将线上流量引至线下,2025年进一步推出牛排、小龙虾、啤酒等多款套餐组合,另新增蛋白类产品、甜品、饮品及冷冻食品以提升淡季销售额,未来还计划加大上游供应链设施投资,提升自研产能。
最后是渠道升级,2024年锅圈通过抖音成功获取400万新会员,并实现超过62亿次曝光,2025年继续加码门店直播以扩大私域流量,对整体同店销售额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锅圈会员体系升级改革后,注册会员数量增长48%,预付卡销售额也实现同比增长37%至近10亿元。锅圈还持续推进跨线级城市的门店升级以促进销售,一线城市以较低成本改造转型为24小时营业门店实现约5%的同店增长,低线城市扩大门店面积后则实现同店销售增长超20%,且盈利水平更高,投资回报周期更短。
从行业趋势来看,中国家庭餐饮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预制菜、外卖和即时零售生鲜等品类。尽管外出就餐的占比将提升,但在家食品消费仍会保持增长,只是增速略有放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2-2026年家庭餐饮销售额CAGR预计为5%,而同期外出就餐的增长率将达到9%。这一增长得益于冷链配送物流的持续完善,以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都市群体对方便性需求的提升。
新的消费场景和更广泛的零售参与,将进一步推动即时、灵活的家用餐食解决方案的普及。同时受益于生产工艺、冷链技术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正不断提高,市场增长动力也逐渐从餐饮及机构端转向C端,尤其在低线城市这一转变更为明显。此外,国内牛羊肉价格逐步企稳,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可能带来进口成本压力。面对这些趋势,锅圈可进一步强化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硬折扣模式和明星单品策略等核心优势,同时持续强化“制造优先”的理念,优化“引流-盈利”模型,并尝试更多横向品类的拓展。
财务方面,招银国际预测2024至2027年锅圈销售额CAGR预计为17%,净利润CAGR为42%。利润方面同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2024至2027年销售额从近65亿元增至103.0亿元,净利润从2.4亿元增至6.8亿元,净利润率从3.6%提升至6.4%,利润增长将来自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自产比例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经营杠杆作用等因素。
锅圈作为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家庭餐食解决方案品牌,凭借多维度竞争优势与清晰增长路径,有望在家庭餐饮赛道持续领跑。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