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月走强的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于9月25日再度迎来强势上涨。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大涨23.92%,再度刷新2020年7月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末起,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发稿累计涨幅超过190%,总市值突破210亿港元。
这一轮上涨令不少投资者获益。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感叹:“太不容易了,否极泰来!”
60%资金投向科技领域
光大控股是一家具备国资背景的跨境资产管理机构,拥有近30年私募投资与资产管理经验,多次获评中国最佳PE机构。其母公司为中国光大集团,截至2025年6月末,光大集团持有光大控股49.74%股权。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基金管理与自有资金投资两大板块。基金管理涵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及母基金投资;自有资金投资则包括重要战略持股、财务性投资和基石性投资。
作为国有背景的资产管理平台,光大控股不仅在管理规模上位居行业前列,更在科技投资领域扮演“排头兵”角色,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前沿方向。
根据中国光大集团官网9月20日披露的数据,公司累计投资规模已超1300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近500家,其中超过150家通过上市或并购实现退出。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光大控股在管资产规模约1194亿港元,共管理72只基金,自有资金投资账面价值约342亿港元。
在科技金融方面,光大控股目前在管基金中超过60%的基金投资方向与科技领域强相关,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已支持科技型企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已投资的重点项目包括商汤科技(00020.HK)、软通动力(301236.SZ)、第四范式(06682.HK)、华大基因(300676.SZ)、恒翼生物、长江存储、Xjet 3D打印、稳定币发行企业Circle等。
此外,光大控股还投资了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企业特斯联,以及智能驾驶硬科技产品公司希迪智驾。
上半年强势扭亏,多项退出收益显著
2025年以来,AI、半导体、自动驾驶等科技赛道成为资本市场焦点,相关企业估值持续攀升。作为背后的重要投资机构,光大控股业绩也随之大幅改善。
今年上半年,光大控股实现总收入20.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1.82亿港元,净收入18.9亿港元,同比增长1163.16%,归母净利润为3.99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光大控股在多个项目中实现高价退出。
根据公司披露,基金及自有资金层面合计退出金额20.18亿港元,完成小鹏汽车(09868.HK)、大普通信、Tabool三笔完全退出,部分退出了软通动力、德康农牧(02419.HK)、第四范式等多个项目,MOIC(退出比成本倍数)约2.78倍,全面带动多只基金DPI提升,为基金LP带来了可观收益。Circle、德康农牧、网易云音乐(09899.HK)等已上市项目在上半年均有良好的市场表现,为公司贡献较好的投资收益。
中国光大控股在小鹏汽车上收益丰厚,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业绩大幅改善,汽车交付量同比激增279%,带动其股价在期内上涨超50%。资料显示,于2017年,光大控股旗下的光控众盈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轮融资,具体投资金额未知。
此外,今年上半年期间,德康农牧股价累计暴涨接近200%,网易云音乐则涨超110%,进一步拉动了光大控股的浮盈。不过,部分持股如软通动力股价小幅回调,第四范式股价基本持平,显示投资组合表现仍存分化。
另外,光大控股投资的国产存储芯片巨头长江储存的估值不断提升。在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长江存储以1600亿元估值首次入围,位列中国十大独角兽第9、全球第21,成为半导体行业估值最高的新晋独角兽。
总结
总体来看,中国光大控股通过布局AI、半导体、新能源等硬科技赛道,在市场回暖与科技估值提升的推动下,实现了业绩的强势反转与资产价值重估。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深化,光大控股能否进一步释放其跨境资管平台价值,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始终深耕港股、聚焦硬核科技的“港股100强”活动持续顺应产业变革趋势,第十二届评选已正式启动。本届评选拟增设“科技创新”、“行业杰出”、“最具投资”等特色榜单,旨在为投资者甄选出代表国产科技实力的优质企业。
中国光大控股曾多次凭借优异业绩及稳健股东回报,在“港股100强”评选中斩获殊荣。如今能否再度突围入选,让我们拭目以待。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