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关节机器人领域标杆企业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珞石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凭借率先实现的“工业+协作+具身智能”全产品线布局,珞石机器人有望成为港股“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个共享中国机器人产业高增长红利的稀缺标的。
技术引领,全栈产品矩阵构建核心竞争力
成立于2014年的珞石机器人,始终聚焦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突破,是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排头兵”,亦是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
经过多年技术研发沉淀,珞石机器人较早锚定并攻克了全关节力控技术,构建了涵盖具身AI模型训练平台与机器人技术平台的一体化技术体系。公司机器人产品以卓越性能、柔顺灵敏、智能操控、高安全性及稳定可靠等核心特征,在行业中树立了技术标杆。
基于全栈技术布局,珞石机器人构建了覆盖“工业+协作+具身智能”三大领域的完整产品矩阵,包括10个系列27款工业机器人、3个系列15款协作机器人及6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制造领域,并成功拓展至商业服务、医疗理疗等新兴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这一布局不仅让公司“一站式”满足客户从标准化工业场景到人机协同柔性产线、再到前沿探索性场景的全需求,更赋予产品“高适配性、高稳定性”的差异化竞争力。例如,公司为小米多家工厂提供的工业机器人,成功解决汽车及智能手机精密装配中的“稳定性不足、效率低、成本高”痛点,深度切入核心制造环节。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拓展是珞石机器人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按2024年销量计,珞石机器人在国内多关节机器人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在轻负载工业机器人和柔性协作机器人领域更以3.8%、34%的市场份额强势登顶第一;公司业务覆盖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1000家客户,小米、赛力斯、歌尔股份等各行业领军企业均与其建立稳定合作。
此外,珞石机器人还凭借技术创新与全球影响力,与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共同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同时,公司斩获胡润全球瞪羚企业、中国准独角兽企业100强等荣誉,品牌硬实力获行业高度认可。
乘行业东风,释放核心增长动能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长坡厚雪”的黄金发展期:劳动力短缺推动劳工成本上升、工业智能化转型扩大下游需求、政策持续利好支持,叠加AI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中国多关节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2029年中国多关节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7%。其中,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同期的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3.5%及28.8%。
身处高增长赛道,珞石机器人凭借“全产品线+客户多元化”优势,持续释放业绩活力。
2023年-2024年,公司销量增长率连续两年位居中国主要多关节机器人制造商首位;收入端从2022年起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营收达3.25亿元,较2022年翻超一倍,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增50%至1.76亿元,增长动能强劲。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盈利质量同步提升:随着规模化生产推进,单位成本持续下降,毛利率稳步提升,这不仅体现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更彰显成本控制与商业化落地的卓越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珞石机器人客户结构健康均衡,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仅为22.5%,有效避免了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这反映出公司在各行业拓展成效显著,业务模式具备优异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性。
同时,公司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形成的“灯塔效应”,为后续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劲背书,正推动业务步入“以点带面、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尤为关键的是,珞石机器人已成功卡位具身智能这一未来赛道,近日与通用具身机器人龙头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为后者提供人形手臂,以集成至其人形机器人。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公司技术获得行业顶尖企业认可,更让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成为新的高增长引擎,为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结
从攻克全关节力控技术到构建全产品线矩阵,从服务全球千余家客户到卡位具身智能新赛道,珞石机器人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此次赴港上市,将助力珞石机器人优化资本结构,加速技术研发与全球市场拓展。作为港股市场稀缺的"全系列智能机器人"标的,公司将助力全球投资者把握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机遇,开辟核心通道。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