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月16日,银行板块表现活跃,中信银行(601998.SH)涨近4%,农业银行(601288.SH)涨3.03%逼近历史高点,重庆银行(601963.SH)、建设银行(601939.SH)、工商银行(601398.SH)、厦门银行(601187.SH)均上涨。
港股方面,农业银行(01288.HK)、中信银行(00998.HK)亦录得上涨。
有市场人士指出,当前科技板块迎来调整,半导体、算力、人形机器人概念集体疲软,市场或迎来风格切换,金融股表现不俗。这其中,银行板块一向被视为防御性资产,号称大盘的“定海神针”,具有一定护盘、避险属性,资金持续涌入。
此外,银行的“红利”属性也是支撑其上涨的因素之一。
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海外局势动荡,贸易前景不明,而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不俗,其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叠加银行经营稳健,是很多价值型投资者的心头好,不少基金经理将其视为“压舱石”,不断加仓银行。
对此,国泰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婷婷认为,当前视角来看,银行中期分红时间临近、银行业绩确定性较高,若年底市场风格趋于均衡,银行板块或有补涨机会。目前银行板块PB估值已回落至近五年较低分位,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约为4%,对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优势仍较为明显。部分业绩增速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在5.5%以上。
马婷婷认为,从基本面展望,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平稳正增长。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达0.8%,全年来看,业绩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另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银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利好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资金、被动基金ETF以及抢跑公募欠配资金等长期资金持续流入,也让银行股继续维持强者恒强局面。
2024年以来,监管层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多次举牌银行。2025年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6月,财政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通知》。
对此,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杰认为,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上市险企净利润、净资产及股东分红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升,导致险资对有平滑收益的高股息红利资产投资热情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结语——
事实上,近期不光是银行股走强,保险、白酒、煤炭股均表现不俗,背后是“老登股”重新登上舞台。
知名分析人士洪灏今日发文称,从过去数个交易日的盘面表现来看,市场风格轮动似乎已经悄然开启了序幕,即资金将开始从成长板块再次回流至价值板块。我们清晰地观察到成长股相对于价值股的表现已经在过去数月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经验表明,当成长股的相对收益达到如此极端高度之时,市场风格的转换就会应声开启。银行、白酒等“老登股”也可以简单直接地理解为需要明确的是,交易价值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