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下均指美东时间),谷歌(GOOGL.US)、亚马逊(AMZN.US)、博通(AVGO.US)等多数科技股迎来上涨,但“算力霸主”英伟达(NVDA.US)却有着和科技板块完全相反的表现。
数据显示,英伟达的股价在11月25日遭遇大幅低开,盘中一度大挫7%,此后虽然出现回升,但最终仍收跌2.59%,最新市值为4.32万亿美元,相较于10月29日的巅峰,英伟达的市值已经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回撤逾8000亿美元,近期疲弱之态尽显。
TPU,挑战英伟达地位?
说起英伟达这两年在AI浪潮中的风光无限,总让人想起淘金热时代那些默默卖铲子的商人。当全世界都在为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而疯狂时,这家芯片巨头却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产业链的最上游,成了那个最清醒也最聪明的“工具提供者”。
年初,从硅谷的科技巨头到中国的互联网新贵,谁手里能拿到更多的英伟达芯片,谁就仿佛握住了通往未来的钥匙。在众星拱月的氛围烘托之下,英伟达年内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市值达到5万亿公司。
然而,自古以来,高处胜寒,英伟达AI帝国并非牢不可破,挑战者及垂涎者众多。
在10月份,估值排名全球靠前的AI独角兽企业Anthropic承诺以数百亿美元的价格,部署并租用多达100万个谷歌的TPU(张量处理单元)构建专属算力集群。Anthropic指出,TPU的性价比和能效是促使其扩大采用的重要因素。
此次,英伟达股价从高处回落,全因TPU。
日前,又有媒体报道称,科技巨头之一的Meta(META.US)正考虑从2027年起在其数据中心部署谷歌的TPU(张量处理单元),合作价值达到数十亿美元,还可能在2026年通过谷歌云租借TPU资源。
据悉,此前谷歌始终只通过其云平台向外部客户提供TPU算力租用服务,这次计划放开在客户本地部署权限,是公司在商业化模式上的重要拓展,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英伟达替代方案的市场定位。
而谷歌云高管认为,若TPU进一步打开市场,有望从英伟达每年数百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中切走至少10%的份额。这一预判主要基于TPU在生成式AI推理等特定场景的优势,不过仍需突破生态兼容性等多重行业壁垒。
资料显示,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是谷歌自研的AI专用集成芯片,主要用于加速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中泰证券的研报显示,自谷歌于2016年发布第一代TPU起,每一代TPU系统均在性能、可扩展性与系统效率上不断提升,2025年4月发布的TPU v7已实现9216颗芯片规模的集群构建能力,完成了关键技术跨越。
谷歌在Hot Chips 2025上透露,TPU v7的每瓦性能比前代v6e(Trillium)提升很大。有前谷歌高管表示:“针对特定应用场景,TPU能提供比GPU高出1.4倍的每美元性能。”
给英伟达带来巨大挑战不仅于此。
谷歌正与博通合作开发TPU v7p,这是一款针对训练场景优化的衍生版本,计划于2026年推出,届时将逐步替代现有TPU v6e(Trillium)。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于美国当地时间11月18日推出了Gemini 3模型,直接凭借多项亮眼表现震撼了AI行业。而Gemini 3模型正是在谷歌TPU集群下完成训练,间接验证了TPU系列产品的技术可靠性。
总的来看,虽然英伟达的GPU依然占据了算力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Gemini 3模型的大放异彩已充分证明谷歌TPU的实力及可靠性,且谷歌正通过拓展本地部署模式、强化场景适配能力积极推广TPU产品,目前已获得Anthropic、Meta等AI大厂的青睐。
对于高度依赖数据中心业务的英伟达而言,TPU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英伟达构成了威胁。
对于谷歌TPU挑战GPU地位的论调,英伟达也进行了回应。
英伟达官方指出,其技术依然领先行业一代,是唯一能够运行所有人工智能(AI)模型并应用于所有计算场景的平台。
“AI泡沫”担忧仍存,英伟达再遭看空
在草木皆兵的美股市场,华尔街精英们对“AI泡沫”担忧日渐提升,这一定程度上打压了继续做多包括英伟达在内的AI概念股的情绪。
美国知名空头Michael Burry发文,重申了对英伟达公司的看空立场。
据了解,在这篇题为《泡沫的关键标志:供给侧的贪婪》的文章中,Michael Burry将当前美国人工智能(AI)热潮描述为“一场壮丽的荒唐之举”,并点名英伟达是其预期美国AI行业泡沫破裂的前兆。
需要指出的是,刚披露不久的13F文件显示,彼得·蒂尔旗下的基金、桥水、瑞银等机构纷纷减仓甚至清仓英伟达,一度引起热议。
不过,对于近期甚嚣尘上的“AI泡沫”论,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
其中,英伟达的黄仁勋就表示:“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说法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情况却截然不同。英伟达已做好准备,将在人工智能的每个阶段取得成功,从训练前和训练后到推理。”
阿里巴巴(BABA.US)CEO吴泳铭也在2025年11月25日的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并强调AI资源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总的来看,虽然英伟达于近期披露的最新财报非常亮眼,但未能对冲掉利空消息的影响,其短期股价比较疲软,后续走势仍值得留意。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