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集团已在2025年欧洲肿瘤內科学大会(ESMO)上以最新重磅摘要(LBA)的形式,公布了国家1类创新药库莫西利胶囊(CDK2/4/6抑制剂)用于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CULMINATE-2)期中分析结果。库莫西利是一款新型口服CDK2/4/6抑制剂,对CDK2、CDK4、CDK6激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尤其对CDK4激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能力,对CDK6激酶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一特性有助于延缓CDK4/6抑制剂的临床耐药问题,同时减轻骨髓抑制,有望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展现突破性优势,成为潜在同类最优(Best-in-Class)疗法。目前,集团还在积极推进库莫西利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将于未来两年递交上市申请。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注射用TQB2102“HER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BTD),用于既往经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失败的HER2 IHC 3+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此次TQB2102正式纳入BTD,将加速其上市进程。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LM-2417 “NaPi2b/4-1BB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标志着这一创新疗法正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NaPi2b由SLC34A2基因编码,属于II型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SLC34家族成员之一,在机体磷酸盐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NaPi2b在高级別浆液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以及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分布有限,因此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目前,国內外已有多家企业布局该领域,但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临床前数据表明,LM-2417不仅能诱导持久的抗肿瘤免疫记忆,还在与其他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时展现出显着的协同效应。这些特性使LM-2417具备成为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免疫疗法的潜力。
今天创新药与医药外包股彻底慌了!开盘就是“暴跌”,跳空大跌的个股一抓一大把,不少投资者盯着屏幕直呼 “心脏受不了”。
9月11日,港股创新药概念遭遇普跌,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恒瑞医药(01276.HK)、百济神州(06160.HK)等多股出现大幅下挫。
截至2025年9月11日 09:36,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成分股方面,诺诚健华(09969)领跌10.77%,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下跌10.58%,石药集团(01093)下跌9.87%。
“大摩”最新研报认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正面临“历史性拐点”。
【财华社讯】8月26日,据"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5日,中生捷诺研发的“十四项中枢神经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正式获批上市,这是国内企业获得的第一张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辅助诊断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试剂盒可检测脑脊液样本中14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病原体核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的辅助诊断,将有效解决临床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诊断的难题。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175.7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10.7%;归母净利润33.89亿元,同比增加12.3%;基本每股盈利18.82分。拟派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于报告期內,集团共有2个创新产品获NMPA批准上市,分別为普坦宁(美洛昔康注射液(II))和安啟新(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N01)。2025年上半年,集团创新产品收入达到78亿元,同比增长27.2%。除创新产品外,集团还有5个仿制药获NMPA批准上市,整体仿制药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正增长。
截至2025年8月13日10:29,涨超1.1%,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连续4天净流入。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