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6月27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特区李家超接受政府新闻网专访时表示,本届政府积极觅地建屋,加快公营房屋供应速度。在他上任时,公屋轮候时间最长为6.1年,现时,轮候时间已缩减至5.3年,大幅下降约13%。事实上,李家超上任后提出多项房屋政策,包括提出兴建简约公屋,善用短期内未落实长远发展计划的政府和私人土地,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快速兴建,以尽快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目标至2027至28年度可提供合共约三万个单位。今年全年预计有约9,000个单位陆续落成启用。除增加供应,政府打击滥用公屋策略也初见成效,两年半以来已收回约8,000个单位。为保障基层市民的生活环境,政府同时研究立法取缔劣质劏房,包括为分间单位设定最低标准,合乎规范的单位将名为「简朴房」,须获认证方可合法出租。有关规管制度建议方案如获立法会通过,有关单位业主最快可于明年年初开始为单位登记认证。
【财华社讯】6月23日,美联6月21日发布的研究稿显示,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本季(截至6月19日)整体物业(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舖、纯车位及其他等)注册量共录18,562宗,较首季15,906宗高出约16.7%;按目前走势推算,估计第二季注册宗数有机会突破2万宗,届时将创一年新高。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随着拆息显着回落,令“供平过租”情况加剧,加上关税战降温,均利好楼市气氛,带动次季整体物业注册量已超越首季水平,并有望突破2万宗水平。
【财华社讯】有利集团(00406.HK)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净亏损介乎约1亿港元至1.3亿港元,相比较2024年同期为净溢利6600万港元。该变动主要是由于(i)政府公营房屋建筑项目的合约价格负向调整,导致合约价值减少并对集团建筑业务的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香港物业市场下调导致集团商业投资物业的未变现重估亏损;及由于财政年度下半年施工通知减少,导致若干大型装修合约的毛利率下降,装修业务的溢利减少。上述负面影响部分被根据2015年订立的搬迁补偿协议于财政年度內从业主收取的物业实物补偿的净值而产生的溢利增加所抵销,该协议订明有关搬迁中国內地深圳龙华工厂的补偿条款。
【财华社讯】三和建筑集团(03822.HK)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溢利不少於1000万港元,而於去年则录得亏损约2900万元。产生该预计溢利由於本年度建筑合约收入大增至不少於8.5亿港元,主要受惠於启德公营房屋(2024年)和大屿山工程项目。而该预计溢利已经扣除公司在最近一份中期报告中所提及的应收贸易款项及保固金减值拨备。
【财华社讯】3月28日,据香港政府新网消息,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在宪报刊登《2025年房屋(修订)条例草案》,加强打击滥用行为,确保公营房屋资源得以善用。
2月26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
【财华社讯】1月8日,从香港政府新闻网获悉,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第四季度将招标出售一幅位于东涌的住宅用地,预计提供约745个单位。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1月7日介绍1月至3月卖地计划时说,该幅住宅用地位于东涌新市镇扩展区106B,总楼面面积约37,200平方米。她指出,该幅用地并非在本年度的卖地表中,但考虑到近日市场环境和持份者意见,加上最近港铁成功推售一幅附近的用地,以及顾及此区公营房屋未来数年会陆续入伙,现时是合适时间推出该用地。
【财华社讯】1月2日,美联物业1月1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楼价下调,令2024年600万元或以下的细价物业的二手住宅注册量及占比按年续升。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2024年(截至12月30日)600万元或以下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录27,180宗,较2023年同类银码的20,905宗按年大升约3成,并创7年新高。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去年600万元或以下注册量表现比起大市突出,带动其占整体二手住宅注册量的比率攀升至约67.1%,不但较2023年约57.6%增加约9.5个百分点,更创自2016年后的8年新高,而细价物业比率上升主要受楼价下调的带动。值得留意,随着楼市全撤辣,加上楼价由高位回落,而近年租金上升之下,带动租金回报率向上,而且本港按揭息率连番下调,不但吸引用家“转租为买”,同时亦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为细价物业带来需求。
【财华社讯】10月29日,从香港政府新闻网获悉,香港特区政府28日公布《长远房屋策略》2024年周年进度报告,总房屋供应目标为440,000个单位,包括公营房屋308,000个单位、私营房屋132,000个单位,公私营房屋比例维持七比三。房屋局并就《长远房屋策略》提出三个优化方向,其一为持续以供应主导和灵活变通的原则提升房屋供应;其二是完善置业阶梯,促进青年置业;其三为确保善用公屋资源,鼓励公屋租户上流。未来十年,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可满足公营房屋单位供应目标。规划公营房屋发展时,政府会保持足够弹性,确保公营房屋建屋量可以因应实际情况的转变而适时调整。
财华社讯,2024年10月21日,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本年迄今(截至10月17日)整体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录31,317宗,较去年全年仍低约13.7%;反观,当中600万元或以下注册量录20,956宗,则率先超越去年全年同类银码的20,905宗,并已创3年新高。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