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6月19日,天通股份(600330.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已掌握了6英寸、8英寸铌酸锂晶体制备关键核心技术。公司已经研发成功12英寸铌酸锂晶体,正在不断的优化工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构建量产能力。
【财华社讯】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其中提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可以在正式申报IPO前,申请证券交易所对申报文件开展预先审阅。相应的,预先审阅过程、结果不公开。完成预先审阅的科技型企业正式提交IPO申报,加快推进审核注册程序。
【财华社讯】6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有关情况。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会上表示,深圳将围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具体说要做到“四个一批”,一是全力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更多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二是加快实施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全力落实《意见》关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的改革任务,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低空空域管理等领域探索更多改革创新经验。三是持续推出一批示范应用场景,深化“千行百业+AI”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拓展低空物流、低空观光、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低空经济的场景。我们也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开展示范性的应用。四是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培育集聚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财华社讯】5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计量测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重点突破50项以上计量关键核心技术,新建20项以上国际一流的新一代计量基准,新建计量基准核心装置自主可控率达到60%以上,新增国际计量比对主导率达到20%。强化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核心部件和标准物质核心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不少于100项创新型计量标准装置和标准物质,建立30项以上国家基准物质,在重点领域新增不少于1500项国家标准物质,初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计量基础设施综合立体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计量技术基础能力保障体系。
【财华社讯】5月22日,据国新网发布,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会上表示,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更加精准识别、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财华社讯】5月22日,据国新网发布,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会上表示,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了4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都形成了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了上市融资。
【财华社讯】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提到,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攻关,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一步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完善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要的发行上市制度安排。研究制定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能力的政策文件。
【财华社讯】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5年版)》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电镀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环保装备标准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财华社讯】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支持碳市场建设。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支持国家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围绕企业碳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等涉碳数据,主动拓展与碳账户相关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做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金融对接,强化金融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金融服务。
【财华社讯】1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计量强基工程总体方案》。《方案》明确了实施计量强基工程的目标任务,到2030年,计量基础能力全面提升,重点突破50项以上计量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不少于100项产业计量核心技术能力,新建国家计量基准核心装置自主可控率达60%以上,研制不少于100项创新型计量标准装置和标准物质,新研制1000项以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培育80家以上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中心,建立国家计量数据中心,建立10个以上国家标准参考数据库,发现培养一批高水平计量人才。民生计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计量技术机构实力不断增强,计量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中的基础支撑和先导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计量发展模式。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