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工信部等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提到,主要目标到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新增长点快速发展,推广300项以上升级和创新产品,轻工百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升级5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轻工特色产业集群。轻工业在扩內需、促消费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扩大,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7月14日,据工信微报发布,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85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6%,其中海船为593万修正总吨;新接订单量224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1.3%,其中海船为1113万修正总吨。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02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其中海船为4229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7%。
1月10日,工信部就《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显着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明显提升,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全国工业水平之上,利润年均增长5%左右,重点行业利润率保持在6%以上,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左右,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较2020年增长10%。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年均新增100项左右升级和创新消费品。
11月24日,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1-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4.89万亿美元,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4.6%和12%,均创同期新高。我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每天进出口贸易额超150亿美元。(第一财经)
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创历史新高。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2万亿元左右,较2015年增长30%。当前,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6000万元人民币的货物进出境。世贸组织数据测算,今年我国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将超过2015年13.8%的历史最高水平。
据工信部网站15日消息,2019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96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其中海船为571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2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其中海船为393万修正总吨。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817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3%,其中海船为2684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0.8%。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別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7%、51.8%和42.9%,继续保持国际领先。
据工信部7月15日消息,2019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96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其中海船为571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2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其中海船为393万修正总吨。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817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3%,其中海船为2684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0.8%。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7%、51.8%和42.9%,继续保持国际领先。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